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標題: 漫談農作物碳元素的重要性 ─ 吳一言/江明勇/陳信佑 [打印本頁]

作者: 少爺    時間: 2013-12-1 20:50
標題: 漫談農作物碳元素的重要性 ─ 吳一言/江明勇/陳信佑
漫談農作物碳元素的重要性
5 q5 T: L  {$ u; |: ?; W! {4 \+ G' i
文:吳一言/江明勇/陳信佑
" A2 t: T4 |) [$ ^! y# x# c
) V; l1 d# q; J6 P 5 M$ {. M2 S2 o1 U* A
2 j2 y7 T/ g6 }

1 h' `+ z, x6 I" O) V) p        植物必須元素的運用是農作物的肥培管理所討論的重點,可能是因為以前技術性的限制,導致農民可用的資材中缺乏最重要的植物元素:碳元素(Carbon)。
) d( P! V& M8 @7 V. v" R4 G! m: o2 ?/ ~3 Q( G6 B
        首先,植物的必須元素依照需要量的多寡,可分為四大類:巨量元素(碳、氫、氧、氮、磷、鉀),次要元素(鈣、鎂、硫等),微量元素(鐵、錳、銅、鋅、鉬、硼、氯等),稀有元素(硒、錫、鋰…等)。 " P7 l" \' a8 u% M+ u
, [+ h. \2 L  f6 }: M# p- y3 e( k
        現在讓我們給各位讀者一個小測驗:
$ F4 N! i( y6 a2 q' X9 [) S4 U+ H% R' J5 d( h. @
問題)所有上述的元素中,哪一個元素是所有農作物的植物體內含量最高的元素?
8 G8 H0 m. _) z) `7 {! q; s( J/ p% M1 B$ f0 g! v5 B% S% t
I.)氮   II.)鈣  III.)碳  IV.)鉀 * }4 C5 [. v' f6 H+ \, U
+ V1 ]! ]0 q" A
        聰明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 W4 x. W9 k9 Y- i, t& T9 L# p
) w% H! O. h! S1 i1 M) r
        正確答案)碳元素 % ?1 R/ m' f2 Q! Y+ `

8 T/ w' c+ J/ Q9 J) v/ _ - C# R$ _  U1 ^' z( ~/ D" \

5 g$ i) H+ v: x0 X+ O
5 Z/ L% e! d0 Z) v- @; x# d4 p6 @6 W        碳元素的重要性的原因,可用條列式來說明,讓讀者更能一目了然。
9 Z$ Q3 ]. D3 v3 K( q2 O# V3 J2 l
2 F& y! a4 g+ p       
& J1 f* `( G. I! O1 V2 k5 h        所有農作物的主要結構(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都是以纖維素為主幹。而纖維素就是由很多碳元素連接而成的網狀結構。
% R4 e8 r0 f3 [1 f1 _' i       
& S' I$ v: ~, W3 C2 E( k        農作物的抗病性:植物體內細胞壁的厚度及表層蠟質決定農作物的抗病能力。在整株植物的表現最明顯的即是葉片的光澤、厚度及韌度,葉片的光澤、厚度及韌度等,均需要碳水化合物的累積。3 F! {' n( B" p) v) e, @; }% P
        + E* _, i/ s1 l1 m/ S, i5 x8 {
        農作物的抗旱及抗寒能力:就像糖水或海水比較不容易結冰,農作物體內的碳水化合物濃度高,抗寒及抗旱能力就能提高。
' B: J7 G! T# |9 F3 i% n" v9 u        : L6 G) J$ d* l) x
        花卉的發育及結果率:花芽分化及果實的發育都需要碳水化合物的累積,如果碳元素與氮元素的比率過低,則植物會持續選擇營養生長(葉片及枝條的發育),而不選擇繁殖生長(花卉及果實的發育)。
! F. N, D7 I* R) m; J# }! H        2 V  u9 n* b$ e- h1 ~
        農作物的口感:不論是葉菜、蔬果或是水果,所有這些農作物的口感與農作物植物體內的果膠層和固形物的多寡有直接相關。果膠層和固形物越多,農作物口感越細緻。果膠層和固形物的主要元素也是碳元素。
! o, W6 j! v1 }
2 p( x: U9 g4 M# m        農作物的重量:像是稻米千粒重,水果的重量(同等大小的果實重量的差異),也是由果膠層和固形物及植物內各種醣類的多寡決定。果膠層和固形物及植物內各種醣類也都是碳水化合物。其實同等體積的蔬菜、水果或是稻米的重量常常是農民可以獲利或者做白工的差異。
8 i! v! w, W# w  K3 |8 g. x! T# C$ x, L1 C
        農作物的保鮮度:如同第一點所闡述,因為農作物體內的主要結構是以碳水化合物所組成,因此植物體內的碳元素比例高時,農作物的體內結構比較完整,耐儲存能力就會提高。
% `$ p7 I1 B2 ^4 T9 d$ M7 L, ~/ P% N1 o; i  S$ }
        其實所有的農民都非常了解,當肥培管理中氮素過高時都會造成各種農作物管理上的不良效應,例如比較容易得病,農作物沒有香味,植株容易睡午覺,徒長效應,開花不良,結果率過低…等。而這些氮素過高的負作用都需要用調高碳氮比(Carbon/Nitrogen Ratio)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及品質,並降低農田裡作物得病的機率,而降低控制病害的成本,增加整體的農民收入。
; F! _" K: T4 T' w* J7 q! U/ a# X2 Z; A
        筆者深知傳統的肥培管理可用資材中,並沒有可以高效率的調整碳氮比的工具。而其實台灣很早以前由台中改良場退休的謝慶芳老師所研發的黑糖酵素,就可以很有效的直接調高農作物的碳元素含量。黑糖酵素內含三碳及四碳糖,是農作物植物行光合作用的第一步光合產物。因此藉由葉面噴灑或是土壤澆灌都可以讓植株快速吸收而直接利用。 5 c: q% |9 Q7 R1 ?0 B" K+ g' x) m" A

: S3 Y5 t3 {9 N( |1 h' r& n. P+ E        由上可知,目前的農田管理者若能有效掌握碳氮比(Carbon/Nitrogen Ratio)的調整,即為目前極度競爭的產業環境中的勝負關鍵。 ; q" m+ j( h+ q

1 k6 ~, Y3 P4 L( \. D' j        (黑糖酵素日前技術轉移予綠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又稱為光合酵素。)
) p4 O  l* c8 o" l! i9 ?$ D- g2 S* @' n, P
9 j- j) p/ k' Q  g2 |8 N" `3 J

/ o8 R% R: h7 O0 x9 J% a+ N" K$ D  e
* D8 _0 H, B  u& U: A
7 V1 m2 P) P" O- I' A( s* n

! S' [4 k! V% Z1 n2 a
- Z& ~/ d9 a" \; Z+ b, V本文已刊於:神農廣播雙週報258期(98年4月20日出版)
. @: I# c, G) @$ b; n5 E; L
- ~' X$ b1 }% i- @+ ^




歡迎光臨 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http://www.fm995.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