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Login

免註冊即享有會員功能

搜索
查看: 65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植物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及其階段性需求 ─ 曾明寶

[複製鏈接]

123

主題

129

帖子

113 小時

在線時間

專業駐點會員

麻吉1280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積分
8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11-30 18:57:5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暢遊本站。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植物營養與肥料施用要點   系列十8 d) r0 t  u+ x
. H0 e9 I, M* e) q3 g; ?$ e6 A
植物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及其階段性需求
$ \% ^; J/ A. X& H- g7 E, F
1 Q, s/ @( M; D6 p- W& R0 q文:曾明寶
$ V9 w  h# g$ I' B
' q7 H# ?5 c& D( G$ }8 C
. O. ~0 T/ i+ m; _
+ G. J) N" ]: U9 p; [8 ^植物的根是吸收水分和養分的主要器官,並對地上部起固定和支撑的作用。植物的根系比人們想像的要强大,例如小麥、大麥和黑麥的根垂直的深度可達2 米左右,水平方向可展開幾十公分。如果把一株黑麥的根和鬚根連成一條直綫,可長達數萬米。這還沒有包括壽命短促的根毛在內。
$ b3 q4 z8 S* _( ?2 v# {/ k. C& ]) W+ C. B2 j) E
但是,根具有吸收養分能力的是沒有木質化的幼嫩部分。這部分根只有接觸到養分,才能吸收它。9 ]# H3 U5 y; a

+ o9 Q$ y/ V/ }5 G根據研究養分在土壤中向根系運送主要有三種途徑。由於植物地上部的蒸散作用,使土壤溶液中的養分(溶質)隨溶液運送到根的表面,這一過程稱爲質流。由於植物根系對養分的吸收,造成根表面及其周圍(根際)養分的濃度低,而根際外的養分濃度高,兩者之間的濃度差可使根際外的養分向根際遷移,稱爲擴散。這是兩種養分向根系運送的主要途徑。還有根系本身的生長,新根與土壤粒子及其表面養分的接觸,稱爲截獲。這種途徑在養分運送中所占比例較少,一般不超過5%。6 O6 H1 _* r4 Z9 d' v
7 V8 d% Z" L) z/ I7 C2 `
養分到達根系表面後如何進入到根內,又可分爲兩種情况。
  U) W; a  F  Z) d1 H# }! e4 u+ h6 u/ l; \% N
一種稱爲主動吸收,這是養分離子穿過細胞質膜進入細胞的過程。這一過程具有選擇性,可以逆濃度梯度進入細胞,即植物吸收根系外的養分是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養分可以由細胞外濃度低的溶液中,進入細胞內濃度高的細胞質中。因此,這是一個耗能過程。
! W$ Z4 {9 _( x1 f
8 Q5 _, j/ u1 b0 [另一種稱爲被動吸收,這是土壤溶液中的養分,通過細胞間的空隙,擴散進入根系的過程,不具有上述主動吸收的特點。5 c$ U4 k. ^* ^; D; f6 O7 p, e
+ z( `$ N9 Q- z* Y
植物對養分吸收的數量,總體上是幼苗期少,生長旺盛期多,成熟期又减少。養分吸收量隨生長時間的變化呈“S”型曲綫。不同生育期養分吸收量與植 株幹物質累積量的趨勢一致。7 a5 u7 C: a+ c- S& h8 U4 ^
, \6 b. u; _3 _! z. v
但是,不同植物,甚至同一植物氮、磷、鉀養分的吸收高峰並不一致。在一年生作物的一生中,對養分的要求常有兩個極其重要的時期,這就是作物營養臨界期和作物營養最大效率期。
8 D/ L4 n5 [0 ?( S% B$ C! t+ j9 P3 z- F. ^9 h& O- W: R, x
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常有一個時期,對某種養分的需要量雖然不多,但很迫切,缺乏這種養分對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導致嚴重减産,在過了這一時期後再供給這種養分,也難以彌補,這個時期叫營養臨界期。另外,作物還有一個吸收養分數量最多,增産作用也最爲顯著的時期,叫做營養大量吸收期或營養最大效率期。; w. r3 w/ k% p. u& ]: ~
0 ?( d. z- o, q2 B- F- q
營養臨界期與營養大量吸收期往往不在一起。營養臨界期多在作物生長發育的轉折點,營養大量吸收期多在作物生長發育的旺盛期。7 t# A% r; T; `9 s( D7 Z/ G

) K7 ^4 \: g0 D" V  l例如大多數作物的磷素營養臨界期在幼苗期,此時種子中貯存的磷已將近用盡或已經用盡,迫切需要從土壤中吸收磷,但此時作物根系小,吸收能力弱,如果土壤中速效磷供應不足,幼苗生長受抑制,若能有效在此階段提供足夠的有效性磷肥,或利用土壤微生物溶磷菌增加臨的有效性。接種菌根菌可增加根部吸收效益及提高磷肥的效益,這也是能快速提升磷肥效益的方法。" z' L& `$ l& k& ?& F; ^
水稻初期磷肥不足容易造成分蘖少,生長慢,形成“老苗”現象。因此應當用水溶性磷肥做基肥或接種微生物。玉米在出苗後一星期進入需磷臨界期,此階段為磷肥供應的關鍵時刻。
; v6 f( r# c/ L6 \) [! S$ w/ \( N, v% W2 E- J1 O( ~! d
作物的氮素營養臨界期晚於磷素營養臨界期,往往在由營養生長(長枝長葉)轉向生殖生長(開花結果)的時期。例如水稻是在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這兩個時期都是氮素臨界期),這時供給充足的氮素有利分蘖和形成大穗,此時增產效果相當明顯。玉米的氮素營養臨界期是穗分化期,棉花是在現蕾初期。
- r( q; T- I& k
7 j- k& w( Z1 Y  i  j; M' B  j- g鈣肥,在作物結果初期需求量相當大,此一階段若鈣肥供應不足,將造成作物缺鈣,往後再補充則效果相當有限。芒果於小果期吸收所有的鈣,供果實全階段成長所需的鈣,小果期鈣補充不足造成芒果缺鈣。0 b, E: A" Y' a8 x

. @7 b$ X+ W" T# T" @9 u營養最大效率期(大量吸收期)都在作物生長的最旺盛期。例如水稻在分蘗後到抽穗,玉米在喇叭口到抽雄蕊。這時滿足作物養分的需要對提高産量非常顯著,可發揮作物增産的潜力。但是,有時同一作物的不同養分最大效率期是不同的。例如甘薯生長前期氮素營養的效率高,在塊根開始膨大後,則以磷、鉀營養的效果好。瞭解作物營養吸收的階段性,對確定施肥時期和肥料種類有重要的指標作用。
3 c. n5 m+ M5 c, E; i7 t& L0 A: ~5 ^: c, _
# t+ ^( N" c$ \: S0 P

9 V, e; h5 |4 `% m本文已刊於:神農廣播雙週報245期(97年3月20日出版)  i" M2 k3 E. M) }& ]/ S+ j& q

. Q% ^: ?) ^: V0 B1 A9 w4 A

手機版|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GMT+8, 2024-6-10 07:28 , Processed in 0.18414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