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Login

免註冊即享有會員功能

搜索
查看: 45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武漢兩帖─王柏鐺

[複製鏈接]

123

主題

129

帖子

113 小時

在線時間

專業駐點會員

麻吉1280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積分
8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11-28 20:38:4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暢遊本站。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武漢兩帖
. o) Z9 a6 y1 }' Y- A9 N. K* X% [
) k5 J) e6 |, F/ O5 V文:王柏鐺- j: g* U, f( Z  v9 Q

+ x5 D5 a$ b  H* a7 _2 q3 D4 X7 f. R圖:阿寶
$ a+ M! m1 ]3 `2 v+ w8 J6 _2 C: d5 f4 O- N/ N

% n* j3 M3 K, T- H" o
( i4 g- e/ i1 p; D! N黃鶴樓
& G' y. A! n3 Y0 H8 Z) W+ i6 a2 l! d+ Y5 G: B3 m; W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1 G, f; J/ L8 U* |
. O3 _( k8 j  s% B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t; N! u" t; d" n
0 ^6 ?# x$ v' m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3 ^  K) [/ \: V9 W# f+ j3 u
$ D9 y2 z+ a2 v& L. o

2 W% |2 s# F2 X) B" Y
! _0 ]$ w* R% B! N1 z七月流火,武漢的天氣,還是很燠熱。0 S3 f( P0 g$ G

, U$ f) l- e2 G7 v& ?* p3 R午後時分,我們三人──戎屏國台長、曾明寶經理,和我,登上了黃鶴樓。
( G2 Y0 }1 Q" l$ q' n2 r# b+ R  ^+ q* L  S* V
我們是來看歷史的。
3 E' H! i) p$ [9 g  H$ J
3 x0 ~. [+ q+ w8 K) ^黃鶴樓,位於武昌的蛇山之頂,與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滕王閣齊名,是江南的三大名樓。4 Z) `' z- s! \% @( e4 x
  P$ R2 ]& O5 w# `
它的歷史,至少有一千七百多年了吧!& I/ Q* G2 a- Z* A9 d* w
: N0 S. ~1 G, X$ X
黃鶴樓,是三國東吳黃武二年(西元二二三年)始建的,木造建築。
' {3 {8 H. ]$ d6 t# c3 h% z
$ @6 G' i3 X2 X$ n3 g建成後,遭遇了多次的火災與兵災。" d: j* ^4 ]  V  U5 h

9 d6 k5 l+ ?9 ]3 s+ F眼見它起高樓,眼見它倒塌了!黃鶴樓的命運,如此乖戾。
9 x1 i0 y5 n; T2 [8 I! P, P, a: G3 D' B
這,是歷史的不幸?
- [  U# ^: B. a# U9 `' h1 T; q- y! H5 a1 H4 g5 r
新的黃鶴樓,一九八五年六月落成,主樓五層,攢光頂,層層飛檐。
7 h0 M  U4 Z  X% ]0 d/ B  u4 r' E/ J# P  v
浩浩長江與懷水,在這裡匯合,隔江與龜山對望。3 c5 J- c: D% t5 i: _0 {
- S0 H5 P' P7 F' o3 ]
樓底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仿古造形。9 X% X+ ~6 Z) `  x: c! F
% s' _0 R: w- U: K
黃鶴樓神話傳說的浮雕,鑲在大廳正面的牆上。
3 S" u/ Z7 N1 z$ R7 V% j% j: R5 A: Q3 ^
歷代的詩詞書畫,陳列在三樓夾層的回廓。
, [3 G. N/ v2 Z6 J: l1 P) H% E4 O5 e2 y% P2 F
我們步上了頂樓,瞭望大江,放眼楚天。/ T9 D, W5 V/ ~

4 G8 H3 m1 w  v這裡,是「東方的芝加哥」,外通四海,暢達五湖。
$ _& D. v1 W6 j0 g
! s! [+ [+ N% J. ?+ T. x+ I7 y% z這裡,是「九省通衢」,得中獨厚,得水獨優。
! H5 x& g1 ]* V
4 H& A4 Y0 i& `& X長江用她的雄渾與壯麗,演繹著千百年的歷史。
" Y2 u9 J; J; T# Z& ], e+ J' r( b
. w0 c6 c  X" G3 V7 e) |8 c" f煙波浩淼,滔滔東流……。
0 Y- U' L- m. p) B, b: `# t, ?+ t( V: y
遺憾的是,當年「惟見長江天際流」的磅礡氣勢,已不復見。0 g; @4 }$ s& t# [: S

% S& ]: E2 V9 |5 ]% Y, @. z% f0 x* s這,是歷史的必然?5 @# k4 e- S. e0 z& @+ x

/ q2 w. p* w# c3 M9 v3 `0 Y;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k4 O  B6 {3 x& C! N

1 v2 V4 V: k) Y2 h+ y夕陽西下,晚霞片片。3 E) `( [2 L1 d, W4 f! \

* H% Q* i+ H9 ?; X0 n' {8 q/ ^歷史的雲煙,從武漢的天空掠過,無聲無息。, w) ?2 ~2 g8 V

8 O& \$ V  ?* O0 }/ M* {" b淡淡的鄉愁,輕輕地浮上了心頭。9 D+ F$ q, L" `& q1 x

* n& u7 J/ P3 I( W黃鶴飛走了,風骨凜然的崔顥走了,飄飄然有仙氣的李白走了,「風流天下聞」的孟夫子也走了。
, {  ?, f( u4 m2 a% z- K1 M% z+ Y& |' D, h. m
歷史的腳步如此匆匆。
7 {2 B. I/ |4 Q1 {. U, b  I$ H" q9 J5 H/ E7 ]
武漢,似乎什麼也沒有留下,只留下了一座黃鶴樓。
& W5 @# `8 w9 z' E& r9 O: o+ p# \3 L/ x- {& q" K: `
只留下了一座黃鶴樓,武漢的一切便都留下了。; s' E/ w0 J' c6 J- L& Z) a$ |4 N
# T6 k* c9 F' c8 y
& T9 E9 O$ h3 @2 c: b7 g4 m: \

% _8 w0 r$ z2 F' e/ n編鐘) _9 ]" x8 K0 g6 j8 }2 f( C

" @% D, d, g8 X- y( S0 y( S1 T有很多人得過金鐘獎。
' r! d+ a! \  N# A! T
, X5 c3 @" C; M- ]% A有很多人不知道:金鐘獎的「鐘」是編鐘。6 }3 y8 Y8 i( d3 k" S" G
2 x+ _6 x7 r* e
編鐘,是什麼東西,懂得的人不多。
, q  |4 D6 o. E* M6 v, h
) K8 n5 N4 n  ]* s8 H. k走了一趟隨州,跑了一場湖北省博物館。
2 r+ D9 V$ k1 d1 A+ _( V6 y& o( E  X& ~& T% w- L
我對編鐘,總算有了更深度的瞭解。
. y" S5 c  g! C' S+ ?" E& ?1 f5 J
編鐘是古代樂器中的珍品。6 a% j# Q  {! _8 {$ \% F6 T& ~

( G0 E( O6 u9 E! k9 x) Y) L隨州出土的編鐘,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個傳奇。
/ _$ h+ w8 y/ x7 H
& @) `; l4 v0 {' `, L; M故事的主角是曾侯乙,好陌生的名字。7 ~" P( o/ D8 K
3 K2 _# J, r9 ^! y; _- d' p
曾侯乙,是戰國早期曾國的君主。
6 V: g! A# i; j, O: q$ M* a
: ~. E, k: w" [" X, G他是音樂立國的千古典範,憑著對音樂的痴迷,最終創造了偉大的奇蹟。
" Q; C0 Z/ }& A" f. g8 ]( C( w; {4 J- r/ {
出土的編鐘,全套六十五件,分為三層懸掛在鐘架上,重兩千六百六十七公斤。
+ O+ W2 N. H- J# F1 g: {# h
* z1 ^: h! h. C/ V編鐘上,有關於記事,標音,律名關係的●●銘文。" t& R1 X6 j5 Z) X) {. \

5 a5 Z2 S8 |% @- G最不可思議是,每件鐘都能發出兩個樂音。
1 }3 p; v$ G( a  Y6 t' z1 @& u. ]+ c
中層的甬鐘,共有三個半八度,音域寬廣,音色清亮,是主要演奏部份。
2 Y5 G/ Q' A  X' R0 P
6 X; y" _0 e5 B1 h8 e# X% d$ U下層的甬鐘,體大壁厚,聲音渾厚綿長,在演奏中起烘托氣氛及和聲作用。
7 K1 p3 l, K! j) h" ~6 G. L  r0 Y: S' h+ b5 ]8 p
上層鈕鐘,還可作為中層甬鐘的補充。
0 S8 `$ n9 T& R- L- b
, d, w2 ?, t/ f$ u4 K7 |( E曾侯乙編鐘,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四百多年,音樂性依然完好,能演奏古今中外樂曲,真是奇蹟。/ d$ U. W# d6 k! C- A, ^

8 _3 a; k$ n0 k; T. Y聆聽編鐘的演奏,彷彿聆聽遠古的足音。: U8 E  B# }; O5 G) R; n. H
; I& E, v- n+ L5 D$ O' q
我對曾侯乙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敬畏之心。
! f7 c8 `$ P1 I
# R: ]) k, C% n, a曾侯乙的音樂夢想,還有他所作的不懈努力,著實讓人心儀。
! G5 X# Z8 K- s! H6 N* C" F
3 b* ~3 I2 h% E6 v  O7 C# i) }編鐘,是中華國寶,目睹她的風采,親聆那飄越時空的靈音,我禁不住熱淚盈眶。6 U9 S& \- X5 j/ |# c5 z& P  W8 x8 p

8 W- r4 A( F9 y; J哦,神秘的曾侯乙,神秘的編鐘!& e4 S& v0 k, _7 I
# M* n9 O  e# z. s
0 e2 f6 T) `. i8 Y5 K! c/ K1 V. I) _
# F3 s* E+ Q/ \7 r& \' a

, T: e0 v7 X" o4 o9 {# J; a5 H7 D! u4 B, v% Z

% A8 [2 ?  d, N4 |* ~
3 C# m& T/ K: [$ ^* ?8 g

手機版|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GMT+8, 2024-6-15 19:34 , Processed in 0.14470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