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Login

免註冊即享有會員功能

搜索
查看: 62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們不缺美麗願景─阿寶

[複製鏈接]

123

主題

129

帖子

113 小時

在線時間

專業駐點會員

麻吉1280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積分
8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11-29 17:47:23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暢遊本站。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我們不缺美麗願景+ A- _$ r: [6 b6 U# i* Q% b

" H: q8 S1 L  N0 N文:阿寶. r' {3 I# w6 ~) {" E/ ]) E" {
' b8 N9 \, t' k& c4 t$ t
/ L9 Y% i$ L& m# o# x9 L
$ B" o8 P4 G. X6 x6 I6 C' ?
  a+ x  P* P; b& W
神農電台長期關心台灣農業的發展,對「後山花蓮」這幾年與農委會大唱反調(有人這麼認為),我們心理有許多疑問:在缺乏中央大力經費奧援之下,他們究竟在搞些什麼?& Z- R) e* D' g( H. C, E
/ E9 q' ~# j2 k2 c2 N0 a
兩天1000公里的奔馳,實地採訪花蓮後,心情是激動的。5 K  u$ e# \; A: L4 x2 {9 G; K

* ?7 @; f0 N8 o; l2 z$ O  l- B8 }# Z

5 s( h' t( K0 Z. }0 ]. Y前不久台灣旗艦農產品「蝴蝶蘭」展覽剛結束,對於一個由中央經費大力奧援,並交由地方政府承辦的『國際』蘭展,號稱台灣新農業運動美麗願景,我們的蝴蝶蘭產業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當冷氣口大辣辣的直吹蘭花、當高溫下利用加溼設備直接噴霧、當展覽的花朵沾滿灰黴病斑時,我們看到的是展覽現場粗暴地對待蝴蝶蘭。農委會新聞稿大剌剌地說:「這是一個國際買家聚集的國際會展;是世界三大蘭展之一。」,我們卻看不到真正吸引國際買家的新品種、新技術,我們看不到專業對待我們的產業,剩下的只是「熱鬧」,還有每年一度將外銷及農曆過年所剩下的殘貨跳樓大拍賣。3 H8 D& w# N7 d% v! S4 X* Q
如果這就是我們的旗艦農產品,我看不到美麗願景。
+ E& u( z4 M* \8 h; l$ s/ f6 M7 ]/ G8 d; O/ o1 ~
「安全農業」已然成為全球農業共通的目標。它不是願景,是我們無可遁逃於天地之間的競爭。
! d0 `/ h% X* h0 x% h- Q& K/ u+ H5 w2 Y
/ Q% i& s/ |, i0 c1 _( A% u( V: k花蓮掌握了時代脈動,由此下著手。而真正讓我們佩服的,是他們願意從30戶農民開始,做了再說。
' ~' z' t& K" _& p( m# j# n1 f* ]' Y8 w! B
這是一個對理念的執著與堅持!5 {7 G+ j/ Z+ h
) Y$ E/ ~, I. j0 F
30戶農民究竟能發揮多少效果?30戶,一年後138戶,再一年,250戶。數字雖然倍增,以全縣超過一萬六千以上的總農戶而言,還是不成比例,難免令人擔心花蓮會不會把農業作小了?
0 T4 u; N/ p. b& X9 J$ T9 @
' ?' Z% n( u2 }3 K; n+ p相對於東花蓮,西台灣這邊卻極力補助加工業者,這麼做,馬上可擴大農產生產面積;極力補助財閥式的農場(合作社?),還可做出即時的生產履歷,漂漂亮亮的生產履歷。政府贏了面子又有裡子,信誓旦旦這樣才能把「安全農業」推上國際,然後與國際接軌,這樣才能把農業做大。
7 H$ m9 [, ~' h3 b( _& P( Z& \) g) k7 }5 Z3 `
果真如此?更重要的是,這樣做真能帶給農民更大的利益?
' y! U* }/ S% W6 h# z& S
! ?0 G& q6 d' W6 o" ?  O& W花蓮縣政府行銷的是整體花蓮形象,建立的是農民個人品牌。在「花蓮無毒農業」大招牌底下,一個個形象鮮活的農民,紛紛成為一個品牌與品質保證。直接獲利的,是農民。
. R1 I, r; ^+ ~; w7 |* X  S0 ~5 o, v$ N/ o* L
政府挹注經費補助財閥,其實也是希望能產生母雞帶小雞的作用,用心不可謂不良苦,然而事實直接獲利是財閥,農民所能享有的頂多只是多了契作機會,價格還是由別人決定。7 A! h+ y* G) X) u3 I7 |
2 p/ J7 r. B* y; N
或許美麗願景永遠不屬於農民。" o9 j2 d' \% |: l4 X8 P
% k2 W1 i* [3 L7 _$ M: r
在WTO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所有的農產品都成了商品。它是一個可以以金錢衡量產業價值的方式。外銷是大家共同的目標,花蓮也不例外。國際接軌是花蓮這一階段規劃的方向與下一階段努力的目標。
) W2 h2 R: I, j5 T7 O; C  P+ ~3 i; x7 {* q9 `
歐美傳統社會裡對政府是不信任的、是懷疑的,於是有了「第三者公信機構」,它是純民間的、私人的。台灣剛好相反,對政府迭遭質疑的公信與公權不得不接受之餘,卻對所謂私人的「第三者」充滿著輕視與懷疑。
" n4 e, A- V2 x) t* y% G& z8 s% r9 J+ O1 u6 }+ J+ T  X
國際接軌,意味著我們必將遵循國際共同的遊戲規範。台灣是否已經建立了所謂「第三者公信機構」?還是乾脆向中國學習,「你買我東西,你說了算」,全面接受國外的驗證單位,並與國際認證單位交互認證?這些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而且迫在眉睫。! \% z# v7 s) B* V3 K% _0 Z- b# y

4 c& L+ l" I; k: q. w, C政府並未準備妥當!, Z1 z! ~* G2 E3 A6 T6 A7 O
/ W% v" ^2 \1 |% W0 E  A5 O  z- f
花蓮縣政府是否準備一肩扛起所有的責任?
, _/ E9 A, C' \! {
* m* _) E% L% m4 ~! ]3 N或許可以學學澳洲昆士蘭省:扎扎實實地從一個個農戶出發,建立自己的安全標準,一個比國際規範更嚴格的標準。" A: @  x5 F$ S9 v1 k
& {8 t  ]1 G( L4 ^8 }' j$ A( ]4 h% U: ~
當大家著重於完美生產履歷的建檔時,昆士蘭省採用的是農場DNA追蹤。他們驕傲的說:「外銷到世界的每一塊牛排或羊排,我們都能馬上知道它的DNA標定,同時知道是哪一個牧場的產品。」。
1 ~; @- m/ m# r0 F- M  ^; u: u3 ?9 r$ A8 A1 `! K
沒有國際驗證,只有SFQ(Safe Food Queensland)標章,一個由昆士蘭政府『自己』發行的標章,卻成為全球公認的安全畜產品。他們創立了一個新標準,豎立了一個新標竿。
' t0 g! n6 D* |4 ~. E2 P+ g% a
: E* O. {8 ?0 B0 C台灣不缺美麗願景,但追尋願景的足跡卻凌亂散漫、淺淡模糊而後繼無力。後山花蓮在一片泥淖環境中,一步一步勇敢向前踩著。我們由衷企盼,「花蓮無毒農業」不但可以名揚本島,更能典範國際!% E; d/ s/ q5 D( R+ `

6 y% \  v) S# C  \
本文已刊於:神農廣播雙週報234期(96年4月20日出版)
更多精彩相片→神農之花蓮系列

手機版|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GMT+8, 2024-6-16 03:08 , Processed in 0.18916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