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Login

免註冊即享有會員功能

搜索
查看: 45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是真耶」的農業 ─ 阿郎

[複製鏈接]

123

主題

129

帖子

113 小時

在線時間

專業駐點會員

麻吉1280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積分
8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11-30 18:59:1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暢遊本站。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是真耶」的農業
( B; l4 ~% x+ e7 d" h5 P0 Y
) f( y! M( T8 q9 h, ~, h文:阿郎4 X8 }" E3 U4 M; n+ M5 J3 A+ @+ d, [0 c
# }9 A* v& P& g
( C+ h& Z' d6 w- N: h. Y2 y  \) _

! J- @" z, P; [. i( Q. d) z8 _5 g& }& C1 E; [( q: X( @
生產履歷這個名稱已流行一段時間,也已經讓每一個農民琅琅上口,然而,現今確實執行者,卻寥寥可數。難道,這是一個錯誤的方向嗎?為何如此窒礙難行?否則,怎麼到現在還需要大聲疾呼生產履歷的重要性呢?( x# B/ d, N4 x0 x- h- J4 b' x

  I2 Z5 i; ?2 l/ n) J. Z" `, o' L, y' u5 B- e' Y: s
其實,縱觀世界先進國家在其擬定農業政策時,無不以生產履歷為必要的基本作業,由此可見生產履歷是一個正確的方向。而既然方向正確,那為什麼在台灣是那麼不容易被接受,其實這背後隱藏著明顯卻又不願被面對與提起的問題,所以到現在生產履歷的執行才會困難重重。以下就個人的觀察,提出淺見與大家分享,希望我們能共同面對和解決這個當前台灣農業所面臨的最大困境。
) c  x5 i6 Q7 C) N
! F9 [! y: ^3 e" N- M& q1 E, x+ O什麼是生產履歷?生產履歷就是生產過程的記載,包含栽培或飼養過程,準備行銷前的事務,行銷時的工作,一直到餐桌為止。這種記載一來讓農民知道自己在做甚麼,二來讓消費者知道在吃什麼。這種對「知」的要求和「知權」的重視,是新世紀世界的潮流,也是建構知識經濟的核心基礎。唯有彼此坦誠的互知,才能永續的相互得利,農民可以得到應有且穩定的回饋,消費者則獲得所付出金額應有到的利益~健康,這是一種互惠共生必然的做法,其建立的基礎就在彼此因互知而產生的互信。農民相信自己努力從事農作的付出,會因為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而得利,而且比一般不認真的人更多;消費者相信花較高的金錢去購買有有履歷的農產會比價低沒履歷的農產得到更多的健康。但是,如果一方得不到另一方所給予預期應有的利益時,種的人沒辦法生活,吃的人不健康,這種互信關係就會崩盤,所有的一切都不用再談,只是一場空而已。
9 Y/ B/ e6 R9 v. X
7 N+ G- ?7 t- ]: j; j: q" b因此,生產履歷的推動與實踐是一樁整體性的問題,不是農友單一的履行與承諾。無論是政府的規劃、農民的記載、還是消費者購買時對生產履歷的認知與要求,三者共構的關係不能不察,否則,終究會淪為空談。然而,很不幸的,現在生產履歷推行卻是各行其是,政府盡其所能要農民去做,而不去增強消費者的認知;農民埋怨付出與所得不成比例,而不去研究自己努力不夠;消費者認為履歷農產不符合設定的需求,而不去了解農產的差異性,自己所付出不夠,所以說,現今生產履歷的實行,可說是困難重重。
% `8 l6 g% F' K; Q; `8 }
9 w7 l( @1 T5 o8 d以政府的觀點來講,無論農作的栽培,或禽畜魚產的養殖,都需要有一個身分的代表,而這身份的內涵就是安全、衛生,也就是優質的農產品,所以,政府在對農民宣導生產履歷過程中,就極盡所能的告訴農民,唯有生產履歷的農產品,才會符合現今吃得安全安心的消費趨勢。聽起來不錯,然而,這是一種要求性的宣導,農民或許乖乖的聽話確實實行,但是心中有疑問的農民也是大有人在:年老的農民不禁要懷疑,如此複雜的記載方式比在拿鋤頭還要重,豈不是自找麻煩,更何況需要用電腦記,更是難上加難;而年輕的農民也會想,即使有記載完整生產履歷,政府又不能承諾甚麼保障,我幹麻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一樣都是自求多福,我寧願相信自己的經驗與判斷能力,說難聽一點,輸贏弄麻甘願,恰免呼人牽龜落弄田,平平弄看天吃飯,無差啦!「無差啦」一句話道盡農民的心酸無助,所以,政府在宣導生產履歷時,非但要有永續的堅持,更需要有即時的支應的行動。 + X; B7 ]2 d/ q. S8 K) Y7 g

4 E5 w& m) ]3 G4 o; K  p+ I% U在永續的堅持上,必須不斷、真誠的向消費者宣導生產履歷的農產是安全的,但並不是吃了就會有飛天遁地的功效,而是與其他非履歷產品經長其實用比較後,才能彰顯兩者的差異,非速效性的,所以,消費者需長時間的食用有生產履歷的產品,才能使自己永保健康,相反的,不吃,危機可能隨時發生。因此,購買履歷農產的付出是不打折扣的,當然現今價格高一點,也是一種應該的付出,因為使用者付費最是符合公平正義原則,以這種真實對待的訴說,才能使得消費者更願意對生產履歷農產永續的認可與付出,當然農民辛苦也就會有保障性的代價。
$ Q; I  C: G3 p3 h& k/ i* X) p8 Q3 w$ |: k! r/ c6 v9 B( I( V$ F
在即時支應上,農民得再教育,這教育不是一種拋出性的,而是執行性的教導與訓練。現今台灣以老農為主的農業型態,所以,要從網路或書本中學習到新的觀念很不容易,因此,面對面的交流與訓練就變成最好的學習方式,而這種方式,不是政府一味的付出,而是一種農民與政府的相互學習面;政府需有一有效的師資團隊去訓練由農民所推派的種子教師,再由這群種子教師以最親切與實際需求,去指導和幫助所有的農民,農民再透過這群種子教師回報現實面的的困難,那麼在做生產履歷的時候才會暢通無阻,這過程千萬不可有半點矇騙的感覺,一切都需真實才能事半功倍。相信以這種方式施行老農們一定會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衝勁。  w3 q( F& Q: B/ A+ t
& ^# k5 m7 D( [5 p
「無功不受祿,有功無祿不能受」。種子教師是生產履歷的橋樑,但是種子教師不可能一味的付出,畢竟生活是現實的,或許有人會說由政府付出一定的終點費是應該的,然而,台灣人的個性你知之我知之,瓜田李下的情形時常有之,所以,為避免生產履歷的發展大打折扣,就必須讓種子教師自己心甘情願的去釣魚養活自己;那怎麼釣魚呢?就是要以魚幫水、水幫魚的方式。一般而言,現存於農村社會中最普遍的組織就是產銷班,產銷班是一種共生的組織,發展順利者產銷非同一般,發展不順就會變成普通一般。種子教師就是產銷班的領導者。當產銷成功之際,理應付給領導者酬勞,當然,這是只有在產銷有成才會有所酬。因此,只要種子教師盡心盡力的訓練自己的班員,相信定能使產銷成功,而當然的回饋給種子教師是一定的。倘若如此而為,那麼生產履歷的橋樑就會順利的搭建完成,到時政府人員支出減少,但生產履歷宣導效果卻會擴大。2 ~: {! x( j0 K' K+ m7 x
( L1 j5 c# p/ x
產銷班是未來台灣農業的基礎,或許有的人曾經對這個組織心灰意冷過,但是,就現實面而言,因為台灣農業是以小農為主,團結就是力量是一定的道理,無論成本的管控或是資訊的交流,進而到更重要的銷售問題,在在都需要有組織的架構來運作,效果才會呈現。所以,產銷班的成立與正常運作,是生產履歷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或許現在已經存在生產履歷做得相當成功的個體戶案例,但是,這種成功的結果,誰也不敢保證能夠永續存在,因為將來台灣的農業所面臨的不單單只是國內的競爭者,更多的是國外優良農產的市場充斥,到時候若以自己的棉薄之力,說甚麼也無法抵擋這世界的洪流。更何況,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塊小小的餅,雖然現在看起來吃得飽,但難保有一天看得到吃不到,倒不如將這塊餅做大,大家一起共享,一起守衛,比較能夠永續持有;所以無論如何,產銷班還是必須加入且用心去運作,生產履歷存在才有意義。$ F( t: A4 s5 ?+ _  }* O

- u0 Y( N3 ~% R. H. @0 J一個組織的成功運作,在於組成的人員是否有其中心思想,產銷班亦同。其實,產銷班的成立宗旨,無非是要讓農民能夠穩定的賺錢,但問題是在怎麼賺錢,而不是在賺錢的最後結果。就生產履歷而言,是可以幫助農民賺錢的工具,但以什麼心態去面對這工具,才是農民需要注意的問題。因為一般來講,有做生產履歷與沒做生產履歷的農產,其行銷差異不是立即顯現,因此,如果心態不對,是不容易成功的。若要論正確心態,就要從生產履歷建立的目的來談,生產履歷就是以消費者的要求為出發點,去建立一個可追溯性的安全農產品,這追溯性的條件是可增加的,而農民為使其農產符合消費者需求,就必須順應民意,確實記載消費者所需的要求條件;若是以這個生產履歷最初的宗旨為本,那麼產銷班的人員在做生產履歷時的心態,就不是以賺得比別人多為出發點了,而是應該以生產更加符合消費者要求為中心思想,去確實做好生產、運銷過程的記載,使得消費者因為農產的安全而增加購買慾,購買慾的穩定增加必會帶來農產的永續賺錢的利基。這是一個你情我願的問題,也是做買賣不變的道理。農產最終的目的還不就是在銷售,做生意嘛!就必須面臨各種挑戰。現今是一個地球村的年代,農民不可再短視近利,應該敞開心胸迎接農業的未來,不單單只是與國內農產競爭,更需面對國外農產的廝殺,所以,唯有提高自己的條件,才能與國外分高下,這條件不是只是質的提升,更須成本的管控;因此,只要本著產銷班為基礎,以生產履歷為工具,就能讓我們的農產進可攻退可守,農業的未來才會向前走,什麼攏不驚!. {5 @8 }, S) I# ?( t

3 a& z: d, m/ A& N' H生產履歷的政策中,政府是一個火車頭,農民是車廂,當車廂遭遇路況不穩時,火車頭定要幫忙排除困難,否則,光是火車頭向前衝達目的地,也永遠沒辦法發揮應有的功效。農民做生產履歷一定會有挫折產生,或因通路有問題,或因記載與檢驗結果有出入,種種都會使農民打退堂鼓,因此,政府必須有所承擔:「無論農民怎麼錯,都是政府的錯」。即使在農民有虧損之時,雖然台灣有WTO架構的約束,也應想盡辦法使農民免於虧損,那麼農民才會有更大的信心去執行生產履歷的政策,只有農民好,政府才會好,這是相等對待的。" N% i( n- s: n, P+ ]

* X3 p/ \$ z8 s+ u1 M) v- P生產履歷的確實執行,除了政府責任外,農民也必須有所擔當。台灣現今社會中,各行各業到處充滿了詐騙集團,所以,農業的發展不可以再自欺欺人了,俗語講得很好:「暗路走久會遇到鬼」,因此,只要有本事將自己的農產光明正大的攤在陽光下讓人信服,農業才會出頭天。由以上生產履歷的原義來想,只要本著誠實以對的心態再加上本身栽培技術的提升,相信農業永續是可期的;千萬不可因計較回收的差異性半途而廢,否則農業將會向下沉淪;因為,生產履歷是一種「先做先贏,無做會輸;先做先賺,後做有賺,無作免賺」的事情。所以說符合人性的需求的生產履歷,到最後一定會變成農業生產的必要型態,當然也就成為平凡無奇了。因此,「晚做不如早做,不做不如晚做,就是一定要做」;不要再騙自己了,去「做真耶」的工作,生產「真耶的」農產,生產履歷就是「真耶的」農業。
5 o% B  r  i% L9 y3 U" o, d! D' k1 \7 [0 K+ u
4 q% b/ o4 Q; |. e) `

& x$ A: Y* J/ F; H, o% b本文已刊於:神農廣播雙週報246期(97年4月20日出版)
9 m0 i/ c# a# B( l! g, d7 y: h& C% q4 U7 H, W

手機版|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GMT+8, 2024-4-29 20:44 , Processed in 0.18670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