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Login

免註冊即享有會員功能

搜索
查看: 42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找到伙伴了嗎─鈺鈴

[複製鏈接]

123

主題

129

帖子

113 小時

在線時間

專業駐點會員

麻吉1280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積分
8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11-29 20:45:49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暢遊本站。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你找到伙伴了嗎$ \4 w0 h& o; G7 M( p4 u
4 @7 ]0 z: ^; g" g% ]$ b: h
「農業首都-伙伴計畫」農業班期末聯合座談會紀實
" I% g; T7 ~) I4 F% [3 L9 `4 U# H! j4 d/ x
8 Q! q+ {) i. R6 r文/圖:鈺鈴# P9 _8 G9 N* W5 g( z
$ q9 X  I% _1 `* J
0 c( A; c2 L8 T- a$ j

  ]: p+ O/ o$ z: y; |5 j' [3 e4 y' Z' P5 G
雲林縣政府和雲林縣社區大學7月5日下午在虎尾科技大學進修部7樓辦了一場『「農業首都-伙伴計畫」農業班期末聯合座談會』,由縣府農業局代局長張世忠主持。擔任社大講師的台南農改場黃山內場長、黃信振先生、陳文雄先生以及蘇治芬縣長都出席了座談,和在場的社大學員當面交換意見。* v: t. o9 G2 X/ T. v( ?$ ]

8 p/ S+ G1 o. B- n% M3 d; d炎炎夏日的午後,沒人打磕睡,個個精神奕奕,聽講專心、發言踴躍,更令人訝異的是參加的學員全都一頭黑髮,比起以往類似活動滿場儘是白髮歐吉桑,不得不讓人對雲林農業的前景,多了幾分樂觀。但這些許難得的樂觀不知道撐不撐得起農友與公部門不十分「麻吉」的對話後面雙方所呈現的認知差距。
! B* q8 F! E; i! D9 q& a. U$ @1 G+ t; Y  \4 y! L
漢光果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廖丁川以他多年實際務農的經驗與心得,鼓勵農友要勇於面對不可能的任務:「老人農業不是老人,是老的想法不改,還用傳統方式生產。…如何推優質蔬菜,要用設施,局長在這裡,政府要來重視,政府要有行動。比較高級的設施栽培,邁向現代化、國際化競爭,產業要升級要錢,錢從那兒來?不要只指望政府,想做…邁向企業化,望政府會「哈死」,農民當自強!」+ C$ q4 J+ R% }4 N$ I
: |& o6 k8 V  T5 C( I
他特別提醒大家注意海峽對岸農業競爭力的今非昔比:「和中國大陸相較之下,最高級的設施我們已快輸了。大陸園區型規劃,規劃好他自己不種,你要租就租你,他們由最傳統直接跳到現代化,讓我們感到憂心,高級產品到底我們還有沒有競爭力,值得我們思考。青山兄過去說『去(大陸)作甚麼』,現在說『不去好像不對,他們都是政府出的』。上次去北京,水耕一間3萬平方米,1間3公頃,看起來一望無際,整間種…,北京很多規劃讓我們嘆為觀止…」。/ M, M- Y; ?6 k
9 `3 d4 Q6 X2 |
這段話竟然得到「綠色執政」的縣長認可:「個人認為不出5年、10年,台灣會很淒慘,要和大陸有拼,我認為要快走設施農業,如果不走(設施農業),沒得拼,國內市場也會被進口市場取代,本土的只能去黄昏市場賣…」。面對彼岸政府對農業設施的大手筆投資,蘇縣長略帶委屈地解釋,如果不是要優先去補助收購柳丁、蒜頭、花生等量多價賤的農產品(「如不進場補助,農民馬上罵,政府馬上倒台…」),「縣府每年應該可以省下五億元來幫農友做設施」。
' ]8 _$ F- T, U: o# U
3 s5 c+ ^0 r9 ~! x! K8 K. B9 t廖主席最後強調生產履制度的重要與必要,並以「集團式栽培一定要作,單打獨鬥一定不行」作為他論述的總結。$ _4 f1 B% Q) i& L) H1 M
6 O! G1 x. W6 a. Q; B- r2 J
高雄旗美社區大學主秘邱靜慧小姐以日本北海道的「道之驛」(道路休息站)農民市集為例,建議台灣農民從事在地生產和在地消費,讓消費者直接面對農民,藉以增加農產的價值和農民的自信與尊嚴。
& _/ Q2 O2 o- {9 L1 f
- q# R8 b: C& J8 v: V縣長問參加社區大學農業班的農友:「找到伙伴了嗎?有沒有交到好朋友?」4 L% r- `: o5 j: e1 l3 g) p
. a/ t% ~6 Z2 ?) O2 \
; v) K( `" K2 m4 R
& y$ @- s1 G0 ^" g5 c' `: q  p

9 ], R/ Y! X) Z  i/ J, H! e農友的回應:
. v2 @& k  z1 m- t6 U7 @
, T" q7 }3 T2 K8 d0 ^. \「農業首都很好,但不管是設施或者是集團式栽培,縣府是不是有什麼鼓勵政策,農民可直接報名,還是要由農民提計畫申請(補助)?」
" \9 }5 Y8 y3 M( A* q# s8 w0 V! B& i/ U7 q$ `9 A3 u4 h
「地方老年凋零,是否有政策可鼓勵青壯年回來耕種?」7 h' A: T% ?$ B! F7 C

4 x/ U7 z- Q( D8 [「縣長喊「農業首都」,給大家很大希望,但現在整個方針、往後政策大家都很不了解,我來上了「農業首都-夥伴計劃」,還是搞不清楚(我們的夥伴難道不是政府?)」/ U7 F8 v. [; \4 E

4 k6 ]/ v* k+ I& X) t5 @% L& z縣長答:「有沒有想去阿義(註)那兒看看,為何他只種小黄瓜一年可賺一棟樓房?,要去問、要去看。這算不算夥伴計畫?農友那麼多不可能一個一個去告訴你如何做,在社區大學請大家快來上課,知道現代農業要怎麼做,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學到?…」: B, z9 F1 l2 w7 E. g
8 r) ~8 o( i) f  p2 y  D. l! `
你找到伙伴了嗎?/ e' T7 h  z. g4 k  G  q+ x

* v6 L3 [3 y; M* r& B5 r$ U

手機版|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GMT+8, 2024-6-17 01:32 , Processed in 0.14717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