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Login

免註冊即享有會員功能

搜索
查看: 44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阿郞西遊記之(一)—武夷攬勝

[複製鏈接]

123

主題

129

帖子

113 小時

在線時間

專業駐點會員

麻吉1280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積分
8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11-28 21:27:0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暢遊本站。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阿郞西遊記之(一)—武夷攬勝
! g5 g3 |, ?) X6 R9 A5 U) `
. G( K( h. h( s- w文/圖:一郎
' J1 B2 A' N/ }( k' h
/ ?' I7 R" K% j 8 }  d% V# O2 S  N  ^

" T2 B6 a$ d6 P' r! Q& b這是一段難忘的日子。
, A7 T/ Q3 f% l: o% \% m; R. u
4 B. I/ p. x3 v: _( V& {+ T準備了很久,終於踏往大陸。緊張一定難免,但興奮的心情更甚。第一次出國,,連通關都沒經驗,還帶著十個人,想想不禁渾身冒汗。坐上澳航,,飛機故障修理了兩個都多鐘頭,忐忑之心,油然而生,起飛時更讓人惶恐。台灣俗語說︰「不曾剃過頭又遇上滿臉鬍鬚」,正式我的寫照。% d$ }+ `& o1 t- C; m. E
- l0 _3 ^9 S1 [; K0 e& Y/ A
窗外白雲一路伴隨到澳門,轉機成為另一種煎熬,好在同行有識途老馬,總算順利,登機前往廈門。& q, p8 g6 C6 g( Y" ?3 ?* }
: E" b$ I% M4 n0 v3 q- ^
一個大轉彎後飛機逐漸緩降,眼前一片片綠油油的梯田,這是廈門嗎﹖一念未泯,班機已降落。
7 A9 t$ _8 P1 R3 z  |  X1 n
) g$ }  Y# Z/ d5 \& u' a: i& `出關又是一陣折騰。一證一卡二單(台胞證、入境卡、防疫單、免稅單),看似容易,卻連老旅遊都不免忘東掉西,何況我們這群菜鳥。% B& y# w1 v7 h: \& f3 S- C1 P
好不容易出機場,遊覽車早已等待許久,地陪沿鹿港腔台語沿路介紹廈門,彷彿還置身在台灣一樣。第一站來到廈門灣,面對咱們自家金門,看到大膽、二膽、小金門,因氣候不佳,無法看到金門本島。我們還沒來得及看清楚廈門到底長得怎樣,就匆匆趕往武夷山。4 }$ B. A' ?2 l1 T
  w7 I8 y% O+ z; H4 E" r

7 X8 y8 G, @# Y3 V5 g" y- ^
. N& R4 k/ v& L8 W
) L$ Z5 j( G, _1 J
, O* Q8 L" ]3 h7 ]* r% J, v% W
7 R* n& X2 h4 J! i9 r遊武夷山是我長這麼大以來最新鮮的體驗:坐火車,坐車上有床可以睡的火車。不只我,大部分同行的聽友也是第一回搭臥車。不知是興奮或是吵雜,大家坐了十三個小時,竟然都沒睡。天黑矇矇,車上聊得更起勁;天亮了,望著車外田園,程伯伯與曾伯伯臉上竟浮現出孩提般的微笑,口中念著:「看…是一群水牛,在前面的是牛姆,在後面是牛阿子」;「那邊有人在鋤草,有人在犁田….阿那邊還有人在做土炭」;「阿…田怎麼會這樣經營,高低差那麼多,怎麼不會攤攤呼平;這那是我在做,〝無底病咯〝,早就水路安排得好勢好勢…」。言下透露著阿伯對自己農技的信心,也蘊含著台灣農業的契機。0 U' Q5 a/ b* Y$ M2 W' E% u
- T, x3 L5 z9 E; i/ R" H
太陽漸漸昇起,我還分不清東西南北,火車就已停靠武夷山站。一大票人下了車,糟糕了!這邊是山東人,那邊是河北人,這群是香港人,那我們的人呢?心急了!原來我們是當地的貴賓,直線通關,不用檢查,一路上有公安車開道,風光十足。到達飯店後連整理行李的時間都沒有就直接坐上遊覽車前往武夷山。2 N3 s; `2 y8 P
( B) i- l+ O9 u3 L$ `: b  g
武夷山風光明媚,不只景美,人也俏,更是一個世界文化與自然保護的遺產,也因為這個原因,人工設施大為減少。聽說以前這裡可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後來為了保護自然的奇景與生態,將所有的村莊遷離,而這裡的人非但沒抗爭,反倒識相的說:「早就該遷了,動作還真慢呢!再慢一點,咱們老祖先的東西不知道還能保留多少?」。沒有住家只有服務區,沒有攤販只有無盡的美景,保護區竟然能做得這麼徹底,大陸能,台灣還不能。
9 l5 o1 w9 @2 R: ?$ B# g
# l+ ^' g% i# k) X' y7 K2 R閩北天氣是悶熱的,但散步在武夷山的森林間卻有些許的涼意,沿途風景在地陪的快速介紹下雖令人目不暇及,可是總覺心曠神怡。草皮上的『綠色生命請勿傷害』,讓人對這裡的一草一木有一股憐惜之心。9 q; J* {& y- w' q
3 E; a! d& C7 x* ?/ L
武夷山最出名的是茶葉。在入口處茶魂、御茶園的刻石上,讓人有著亙古通今的感覺。接著,在奇石參木夾道中漸漸浮現出武夷書院,這是宋朝理學大師朱熹創辦的武夷精社遺址,重建於2004年。書院前有如案似鼎的晚對峰,背倚隱屏峰,前環玉帶九曲溪,古意盎然,但人工化東西太多一點,有點遺憾。# q2 t* B! A" g0 }) O# C: z
& G( X3 f9 Q+ A2 Z: o4 t! J
高山峻嶺、鬼斧神工的武夷山,在地陪滔滔不絕的口才襯托下,每一座奇石名山,都成了歷史或神話故事的主角、配角:【鏡台】是玉皇大帝女兒的更衣台,神龜鬥鱷魚保護黎民的神蹟等等,在在顯現出當地百姓熱愛武夷的心,也激起遊客對此處更多的好奇,因為這裡誠如仙境啊。【水雲寮】又是一處名師落腳地,宋朝名理學家游酢在拜師程灝與程頤後在此講學,要上此山頂需經過【一線天】,好比現今升學窄門一般。- G1 R* o$ {/ Q  v8 ?" m
+ |5 }9 I8 R4 s9 n* m, ~
一山還有一山高,水雲寮左側就是武夷山地標【天遊峰】,如畫似真的奇景不禁令人讚嘆大自然的偉大。可惜一些聽友望峰失志,心有餘而力不足,雖說天遊峰不過數百公尺高,但光禿禿一片陡峭的山勢,著實令人心生畏懼裹足不前,只有少數幾個跟著我一起攻上山頂。不想遺憾此行的朋友其實另有方式上山,那就是坐轎子。扛轎的真令人佩服,速度竟然比徒手爬的還快,不禁令人懷疑這群扛轎師傅就是傳說中的高人。2 s6 O7 h! J, z" Q4 t5 B
7 O5 w- o4 \/ s' z3 h* j0 F3 d4 W
山,我是爬過的,但第一次爬得這麼累。天遊峰不僅是陡,而且爬的時候讓人有暈眩感,程伯伯只爬一半,古先生至山腳便停;而我爬到山腰歇腳亭時也已經上氣不接下氣。好理佳在,那一眼望去那君臨天下的舒暢,讓我的真氣回充飽滿,能夠繼續往上,爬到目的地天遊閣。1 H2 @4 C% I' l! w

9 q$ k. K3 O9 b9 @" \6 v7 U* P天遊閣佔地不大,峰前峰後景緻不一。前者綠意沁心,後者秋瑟蕭條,相當奇特。這裡是嗣奉武夷山開基元祖彭祖及其子彭武、彭夷的紀念廟宇。聽說彭祖在商朝時在此隱居開墾,而後彭武與彭夷繼承父志,完成現今整個武夷的開發,人民為了紀念其父子對本地的貢獻,故取名為「武」「夷」山。登上天遊閣時,誠如匾額所書,有一股遨遊霄漢的感覺,彭祖故事的真假就不用計較了。
9 \/ @! e1 l- m. h1 m
4 \# O8 g& @0 ~3 b2 Q武夷山就是大。第二天的重頭戲是【九曲溪】漂流。溪流中眺望已經看過的奇山異石,又是另幾齣如夢似幻的神仙故事,有的悽美,有的俏皮,也有的令人心生恐懼。. D% ]0 t" F) o7 V3 N
0 `+ G* M- m4 ~& }$ Q" u/ h0 R  g- S
漂流的竹筏由幾根當地的苦竹綁在一起而成。這兒苦竹長得快,只要三年光景就跟成人的小腿一般粗,而且相當有韌性。坐在這種會發出聲音的筏上,首先看到的是清可見底的溪水以及成群漫遊的鯽魚。這裡的魚相當多,因為政府規定不准抓。台灣很多河川也有同樣規定,卻不見魚踪,是不是武夷人比較聽話?並不盡然。問他們魚多的原因時,回答是:「魚抓完了,大自然生態就遭破壞,遊客就沒了,生活就沒著落,子孫就會埋怨。維持這樣頂好的,幹麻要抓魚?」。
0 ?" r+ E- O8 \+ L2 R: }& F# t3 H$ B
太陽大學竹竿系撐篙師父的道白,與悠然清澈的流水淙淙相互飄蕩,又是生平頭一遭,讓我體會到教條樣板竟然也可以如此令人心悅神怡。- q* F" ]0 `% W( ]- j

/ h$ R; V0 C, F漂流再次經過天遊峰,往上望去,更覺其雄偉與壯觀。沒想到這裡也有沙洲,撐篙師傅靠岸讓我們欣賞週邊的風景,說也奇快,剛上岸時腳底總感覺輕飄飄的,我一問究竟,師傅說:「難道你們沒感覺這砂礫及小石子很特別嗎?因為這些東西的質地特別輕,所以踏上去好像會浮起來的似的。你們再看峭壁上是什麼東西?」,大家齊聲說是木條及木板。師傅回答說:「沒錯,但是你們一定不曉得這是幹麻的,跟你說這就是懸棺啊….」。原來我們所在的地方就是名聞遐爾的懸棺山腳下,而大夥豈不身處墳場,疑慮未消,師傅又講:「這懸棺已不知幾千年了,山底下就不見墳墓…」,大家才稍稍釋懷,繼續後面的行程。師傅接著說:「你們剛剛個個臉色青白,是害怕罷?唉﹗不用怕,你們是很有福氣的,我聽老一輩的人說:『那裡風水很好,奇山相映,水裡成底,就像一個聚寶盒一般』;能有機會上去是運氣好,平常水位低是上不去的,會擱淺的…」。
- d- l7 a# ]8 O* j* X/ ?7 l# s- l0 p. s& k8 f, w  ^% v
竹筏繼續向前漂。不知名的山巒一幕一幕的在眼前,呈現出來有的低平而穩重,有的高聳而陡峭,在師傅的口中,都有名有姓有劇情,可是我實在記不了那麼多,只知陶醉在輕筏流水與山林相映的舒暢中。
- z( X/ {+ A7 L! H/ z/ T0 c7 h  U4 h: D  }
漂流的過程約一小時中結束,莫名的感動彷彿在一瞬間結束,大家都覺得意猶未盡。7 J+ k4 a2 A# J9 i: R$ b; P: a2 r
% \" W. Y* q2 h) d! p( b
武夷山出岩茶。為什麼稱為岩茶呢?意思就是說這裡的茶在岩石空隙中生長而成,其味甘醇而持久,氣香而順心。在嚴峻的地勢及氣候孕育下,使岩茶的成長緩慢,所以其葉嫩而厚,茶泡起來才會有滿口甘味和纯香。岩茶在這裡種類很多,包括:水仙、肉桂、烏龍、紅茶等等都稱為岩茶,其中以【大紅袍】最為出名。【大紅袍】是大葉烏龍的一種。聽說,二三百年前,有一讀書人受傷,經過武夷山九龍窠時遇一僧人,以猴摘野茶熬湯灌之得以痊癒,而此文人上京赴考,高中狀元,身穿御賜大紅袍回來跪謝僧人當年救命之恩,消息傳開,人人以此茶為藥,漸漸的變成現今所飲的【大紅袍】。. v0 s4 |. a1 A& @0 ~
5 q( v' o- r6 R1 m( |3 W1 \
【九龍窠】是一個峽谷,兩邊山勢險惡,互為睥睨,如九龍相對。當然,這又有一段故事:相傳很久以前,有九兄弟為了爭奪此塊福地,鬧得天怒人怨,於是玉帝就將他們化成石龍各據山頭。不管這故事是真是假,這地方確是奇特,峽谷的入口較窄,越往裡面越顯寬廣,到了盡頭,赫然一片平地,共山泉流水,美極了!目前九龍窠所保留的之七棵【大紅袍】是最初的原樹種,2002年,中國以GB18745-2002國家標準,對武夷岩茶原產地產品強制保護,而據世界遺產公約中相關規定,武夷山大紅袍茶母樹為主要自然和文化遺產與景觀,因此,大紅袍的母株自2006年起已停止摘茶。
/ I: x: h$ `4 @$ e) v9 O5 B' f9 Z! B$ o, l* A) d!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一趟武夷山,讓我目睹彼岸利用先民人文萃匯的文化資產,結合億載天成的自然美景,以國際規格為標的,發揮本身原有優勢,開創出讓世人驚豔讚嘆的旅遊成果。. z; j4 D- _  b. ^5 m
台灣旅遊業,包括休閒農業,是不是該有同等的關注?* a" e  W0 X2 u5 }! \3 A

! f% {% N' `* \. V# l( {& Q/ x$ \* d5 {+ Y3 \
) H, ^" |0 E, j5 U+ T: q
本文已刊於:神農廣播雙週報229期(95年11月20日出版)
/ ]! x1 x# k* }' l! X* l: z: n更多相片在  神農好友「廈門行」http://www.fm995.com.tw/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10&fromuid=3
. b" {; r8 U: k  g# }(出處: 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k5 W$ `7 `8 y2 l) [  n8 w) d
" O4 q6 y; s( Y% b5 l
' x6 U9 Q2 _, u/ f% m, p) u
5 ~, b# y5 S5 l, _7 [; V
2 F" C3 v5 v' n% M
- D, D8 P- C9 ]: |2 C1 H
+ W, b$ S- m3 T) J
5 u, [9 W( M9 G2 U6 K+ U: U

手機版|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GMT+8, 2024-6-2 01:21 , Processed in 0.15106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