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Login

免註冊即享有會員功能

搜索
查看: 45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澎湖行 ─ 鈺鈴

[複製鏈接]

123

主題

129

帖子

113 小時

在線時間

專業駐點會員

麻吉1280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積分
8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08:49:53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暢遊本站。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澎湖行- @- e! W  R0 U% l

; J6 L6 C" _7 {圖/文:鈺鈴
8 X7 P% l# W! s3 T1 H3 d+ w3 T; o" k: {0 G9 H4 @3 w
 
3 T. ~# i* e" _
. h4 Y" s# ?+ A- r- a
8 k. i$ ^6 }' q我出生在山城埔里,成長過程中,對海並沒有太多的接觸和了解。七月初,承老闆美意,和電台同事及幾位聽友一起到澎湖玩了兩天,生平頭一遭,和大海如此貼近。
6 P) x3 h. z  v2 w+ j" t4 v% K/ h- E- _
% w" H( b! D) ^% h; q* q% B7 _: `七月二日一早從虎尾搭車到布袋,換乘10點正遊艇出海,船在海中破浪急行,快速平穩。船上電視反覆播放著《外婆的澎湖灣》,一路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老船長,倍增大家對澎湖的期待和歡喜。經過80分鐘,準時抵達馬公。才一下船,迎面而來的是澎湖的大太陽,白熾的陽光和著一團熱氣,讓每個人立即忙著撐傘、戴帽、補強防曬油。導遊小姐也姓蔡,先讓我們到旅館Check In,隨即在附設的餐聽用了簡單的中餐。菜色乏善可陳,唯有一盤號稱河豚皮的冷盤,前所未嚐,大夥兒都好奇挾了幾口,看大家的表情,應該還算滿意,只不知是否有人心頭咀嚼著東坡先生「拼死吃河豚」的千古佳句。0 e; ~$ L! z$ v& V4 L

+ w" ^) P- U( C3 l+ F; C
+ B. F. S* G  Y4 {4 B( ^+ @) _5 {' C
; m' C( c9 f3 H
用完中餐,立刻頂著太陽上了一艘小型快艇,開始澎湖的南島之旅。船在藍天碧海中,又快又穩。穩是因為浪靜,台長說白頭不見,肯定浪只有一二級,一副跑過船的架式。轉身向船老大求證,還真是如此:「浪有白花,才達3級,連著幾天風雨大浪,今天你們真是好運,碰到澎湖最佳的海象。」船行約40分鐘,到達望安。一路海風不敵豔陽,船才靠岸,一股熱氣迎面而來,碼頭上已有冷氣巴士恭候,太令人感動。車子載我們到了望安有名的花宅(中社)古厝。古厝傍海而建,大多是典型的閩南式三合院建築,有門樓、有亭、以咾咕石為主建材。導遊小姐認真介紹著本村的歷史、名宅典故,但太陽底下大家只想快朝蔭涼的樹下鑽,所以欲知有些甚麼扣人心絃的往事,大家不妨上《沿著菊島旅行》網瀏覽,裡頭有詳細記載。(菊島是澎湖的別稱,因遍地開滿天人菊而名)
( G' Q+ E4 C' [' K0 e1 E5 `9 r  E, y! w) S9 I; q  T9 ~% X
9 Y2 Y# y/ c" m) k6 S# o

! i' M* V$ v0 A+ w; ^
+ l3 q; }' P# k8 ~+ s離開古厝,來到天台山看仙跡岩。這裡是望安最高點,有塊石頭,石上有個腳印,傳說是呂洞賓到此一遊所留。傳說在烈日下變得了無生趣,倒是居高觀海,極目天際,天藍海藍,藍得讓人目眩,藍得讓人神往,藍得讓人留連,藍得讓人忘情。9 J) j$ |3 p; e5 N$ Z
* F1 H, _: ?- ?4 e& ]" k4 `
望安的最後一站,我們參觀了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這頭進,那頭出,十分鐘,對綠蠵龜的了解並不比先前多,館內水族箱中兩隻綠蠵龜,一真一假,假得跟真的一樣,令人駐足。
0 T8 J; X) Y! S" Q1 V5 P9 z* c5 V
; `5 Q- v, T0 L8 G) \) ]( b5 q8 y* e接著,又上遊艇到了虎井。導遊說得自費另行租汽車或摩托車,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台長二話不說,掏錢租了一部中巴,開始遊島。1 g* W: M6 O1 Z+ ~7 m
& n; Z) O- R; Z
比起望安,虎井小了許多。司機大哥一手操方向盤,一手拿著麥克風(邊開車邊講手機是要挨罰的,但講麥克風,嘻! 無法可管)在蜿蜒的山徑上,介紹有關虎井的點點滴滴。一座觀音像,一座號稱是山本五十六大將曾經視察過的指揮所(其實就是個已廢棄的碉堡,是不是日據時代所建,有待專家嚴考),他滔滔不絕講了半天,大家也沒記住甚麼,只曉得碉堡旁一排小販最左攤的「阿娥」,是他的阿那達,賣著澎湖最好吃的仙人掌冰。置身車外焚風中,沒等他講完,大夥兒已迫不及待人手一球豔紅,酸、甜、冰涼。是甚麼仙人掌?荷蘭人還是日本人種的?有甚麼營養價質、神奇療效?通通無關緊要,消暑解熱、生津止渴,還有比這個更當下的嗎?吃冰、照相、繞島半圈。(另半邊仍屬軍區,遊客免進)
7 }8 j( t( z" U. m" v. H: V  A: Z( O; d" _* \' N- l% B  S

- ]. a5 Z7 X. |8 a# {$ |" N, N/ h! a4 h* ]8 c% H9 m
" u2 q8 W2 E) l8 U1 B4 Y7 K$ r
  B9 e/ l" }6 b) `  B
才下車,又上船,到近在咫尺的桶盤,去看據說是世界唯三的柱狀玄武岩。桶盤島上的玄武岩多半是帶著柱狀節理,一條條呈六角形的長岩石,群聚在一處,要說多壯觀倒不見得,但物以稀為貴,總是咱這個地球上難得的地質面貌。
* v# \7 g5 T9 X) Z$ Z; z( l1 y
9 X% O0 Q' i7 i. b  S! }; U9 ?趕完三個小島的行程,傍晚時分,我們一行人回到馬公。下船、上車,到觀音亭看夕陽,門前對聯「觀入三摩願眾生同登彼岸,音傳萬里知吾佛普度迷津」沒甚麼人注意,個個盯著眼前大片金黃、澄紅,絢爛華麗地襯映著虹橋、夕陽、海水、沙灘。同行者除了少數幾位還有精神跨橋一週,大多數都靜坐一隅,讓晚風拂面,熱了大半天皆熱,總算享受了片刻的清涼。
! v8 a; q: X/ G6 W5 P" D8 c. a$ U; a# |5 e3 E5 Q( e8 x
夕陽下海,又上車,到四眼井老街和一級古蹟天后宮。有人已經累到不行,拜託導遊少說兩句,趕快「治夭」,所以這段只能說是「路過」。用餐時大家還興致勃勃討論晚上要上那裡逛逛,回到旅館,結果蕙蘭和小靖去了一趟7-11,其他的人紛紛躺平。! C8 ^' w# ~0 A* J* e- @; D

" j6 Z2 [+ T# G2 I上車、下車、上船、下船;上車、下車、上船、下船…。舟車勞頓,走馬看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就是我們在澎湖的第一天。: C  z- d% l$ c1 O6 p9 w

, H' T' m/ [, l第二天清早,我們先到白沙鄉通梁村的保安宮,參觀澎湖的縣樹古榕樹,前一天的疲憊猶存,雖然榕樹到處看得到,雖然在網路上也看過這棵老樹的照片,身臨其地,大家還是忍不住「哇」了起來。老榕樹相傳是300多年前從廈門隨船遇風漂流到此,被當地鄭姓人氏撿起,種在保安宮前。沒想到這棵樹面對澎湖的寒冬暑夏、鹹風烈陽、砂壤貧土,不但沒有消亡,反而繁衍不息、生意盎然,至今有97條氣根,各自成幹,枝葉交錯,密不透光,把宮前的廣場變成一個巨大無比的天然遮陽棚,活生生向世人展現它在極端惡劣環境下,堅韌無比的生命毅力。樹頭有人立碑,在樹幹上圍著紅布,並設了香案供人敬拜。
" _8 o/ _: N2 Q
( l( |! c* w* H) H* b# \3 \0 Z
! n- @3 O# }5 Q) E& ?' q' k" I" m0 _( E( Q4 `

! r* |. P2 D( H5 s樹蔭旁又是一排小販,台長買了仙人掌冰請大家,一大早吃冰,實在不好,澎湖的熱,卻又讓人受不了,於是,大家樹蔭底下排排坐,吃冰,果然恢復了不少元氣。 $ h* i+ n# w; k$ ^7 V2 m8 c

: J% `6 Y+ P; X( k  \5 ^% s' u接下來是此行的重頭戲:參觀天和海洋牧場。
, ?0 V) i& b, j4 c; v* g8 K
' x; b% `  Q  B. e農林漁牧是農業四大項目,但長期以來,由於地理條件,我們所接觸的大多是稻作蔬菜水果相關的議題,少部分和畜牧有關的議題,林、漁則談得很少。漁的部分除了少數幾位在沿海陸上養殖、養蝦或從事海產加工業者外,其餘認識不多。6 O# H" `0 j' V- W4 F: Q
, [& A, D8 i; w$ B& G
知道天和牧場是阿寶的因緣。他認識劉天和先生有一段時日,在節目和電台內部會議中都曾向大家介紹過劉先生的事蹟和天和牧場農場現階段的經營理念和具體作法,台長本來就打算要我們安排專訪,利用此行,正好可以目賭從未看過的海中箱網養殖。
0 ?2 F" P5 A5 w2 {/ @, V) \) I: x1 O
劉老闆知道我們要來,特地別一早從台灣搭機趕回澎湖,親自解說整個養殖過程與設施。他原本從事冷凍空調工程,也因此和竹科結緣,成為電子科技股東,但突如其來的腸癌,讓他重新思考未來走向,發願要讓世人吃到最安全、最健康的食材,於是以大筆資金投入海鱺養殖事業,短短幾年功夫,以近乎苛求的品質標準及科學化的管理流程,已成為全球首要的海鱺供應者,但去年一場寒害,讓他重創,即將上市的大魚全部凍死得剩下幾尾,損失金額以億計,但劉老闆並不洩氣,反而把成堆通過歐盟檢測合格的凍死的高檔魚加工製成飼料、肥料,在中埔另設一有機基地,從事有機蔬果栽植和有機雞、豬的畜養,成為全台目前唯一的全方位有機農場。
& P6 g( z1 W7 p: W; E+ f( |3 K9 F% f# [

" h! J, E! h8 ]* n7 n
. v' \" q' W5 A$ A- Q1 ~- q
; B7 b# d+ l( V( [天和海洋牧場位在澎湖西嶼鄉二崁村的近海地區,各種不同的箱網載沉載浮在海中,在自然的海水條件,不同種類、不同體型的魚餵食不同的人工飼料(牡蠣除外,不需給食)看著工作人員古銅黝黑的皮膚,在大太陽底下油溼得發亮,或餵食、或清網,真不敢想像這份工作如果是我不知能不能熬過半天,果然劉老闆不諱言他曾以優渥的條件請了幾位海洋大學本科高材生,三、四天工夫就集體走人。常聽到有人喊說工作不好找,但對很多經營者而言,人才在那裡,也是個頭痛的難題。我們在天和海洋牧場待了兩個小時,看到劉老闆的全部設施(包含幾件他們自己研發的專利飼養籃),和他自己豪不矯情在浮筒上蹲著腰把漂到箱網外的飼料一一撈起,並讓我們每個人都拋幾把餵魚時魚兒搶食活蹦亂跳的情景,大家直呼不虛此行。
: k8 M; }3 I* q& b; ]9 K" D6 C- [7 O: e0 X: b
去天和牧場來回都要經過跨海大橋,或許是天氣好,沒甚麼風浪,感覺不出跨海的雄威。回程在白沙這頭停留了半小時,拍拍照、買買紀念品,接著去澎湖縣政府推薦的澎祖土產店。店中各式海產加工品種類繁多,試吃口味不錯,店員招呼也很親切,同行人手一包買回去自用送禮,只是導遊小姐好像不太滿意,頻頻說她有更便宜、更好的東西,台長等人很識相,也向她訂購一些。
7 Q1 l7 Y1 A$ A# J( u6 R3 V+ h5 J4 x
十一點半,我們來到農委會澎湖水試所澎湖海岸生物研究中心附屬的水族館參觀。比起車城的海生館,澎湖的規模小了很多,但在冰涼的空調房中觀看水族箱中花色豔、奇型異類的大小魚群漫遊,倒不失為大人小孩的共愛。
$ `6 K* l0 c) n( l' l; ~
  W& \, f; @$ T* q看完水族館,導遊抓緊時間,又帶我們到澎湖第一酒廠去嚐嚐當地特製的仙人掌酒、風茹咖啡、南瓜蘆薈露,還有酒蛋、酒雞爪…,顯然老家埔里有的,這裡全都有了。看完酒廠吃過中餐(和昨天晚餐一樣,無啥報導價值)離返航還有兩個多小時,導遊又帶著大夥兒頂著太陽、挺著肚子,上了艘小艇,五分鐘不到,在馬公內海另一頭,登上了所謂的「海上皇宮」。這個「皇宮」原來是在一大區塊相連浮筒上搭建的一棟水上休閒場所,大小約25米平方,一半供人烤蚵,一半供人垂釣,主要招倈是吃蚵吃到撐、喝海鮮粥喝到漲(無限量供應)。於是,哪怕才吃過中飯,看在免錢(其實已包含在團費中)的份上,大家又勉強擠出笑容,忙著烤蚵、撥蚵、吃蚵。
3 D( o& u4 C" [* N; [' r+ X9 I# i& `; M3 K& z, |7 @
. L/ Y8 |  r$ a
/ }1 Q1 P+ q* U$ H/ W% b/ n" v, u& I: V

/ E/ A3 \" \& |2 ~: f) P坦白說,我一向不贊成任何形式的「吃到飽」,有人誇一口氣吃下幾十粒生蠔,就不怕鋅中毒?當然,人各有志,我們也犯不著掃他人之興。我一個人到處閒逛,在一個狹隘的水族箱前發現有一隻孤伶伶的小管,正划動著半透明的觸鬚和尾鰭,翩翩起舞,姿態之高雅,身段之柔美,曲線變化之奇妙,簡直就是飛天飄綵帶。我看得入神,天曉得它是想辦法逃出這個框框?還是早已思鄉、驚恐到經神官能症發作,來回踱步?
. H* N0 r1 B- \1 q0 O4 ]8 K* Y4 \& E9 g6 T* c; S- u
我從來沒想到這隻小生物,面對隨時被人類下鍋之際,還可以活得如此靈巧、如此安逸、如此莊嚴。而我們又何苦為逞口舌之欲、圖釣垂之樂,肆無忌憚摧殘戕害其他生命?我希望在這碧海藍天下的「皇宮」,有排排的躺椅,遊客可以慵懶的躺著,可以閉目養神,享受海風輕輕吹拂,可以看著海天一色,更可以把小管的仙姿妙舞,實況播上大螢幕,讓大家欣賞造化的神奇和生命律動的美感…。" V+ f# Z& x  Y( `! n0 Y0 E
/ q! G, I8 n% K& z1 e, }& B% w
我忍不住向老闆建議:「牡蠣不妨限量供應,吃得少,才能吃得巧…」話沒說完,老闆連連搖頭:「不行!不行!很競爭的,別家都是無限量供應的…」。這時耳邊傳來響亮的歌聲,把我拉回到現實,原來船上的卡拉OK,也是「無限歡唱」。而前方小島據說是「觀光賭場」預定地,不知外婆和老船長可同意否?
2 J) U3 h/ k7 i7 g$ v2 A/ K- N0 T
暮色中,回到台灣。布袋港邊的創意海鮮料理,比澎湖好吃不知多少倍,總算彌補了一些兩天來的勞累。一進電台,電視新聞赫然報導寶來集團總裁白先生和我們同一天到澎湖,卻失蹤了,所去之處正是西嶼。隔天再報,已是天人永隔。阿寶說白先生和劉天和是至交,常去澎湖找他談天散心,只是不知為何這次他要向環境的煎熬逼迫低頭。海邊的老榕樹、烈日下的劉老闆、水族箱裡的小管,都是在生命極端的逆境困頓下,坦然活在當下,白先生遊菊島卻無法解脫自在,令人感慨。5 s) \* Z, F& S9 U
& P; s8 _% p" }0 _; I! H4 @9 p! ^: N

: I7 _5 V9 b! r7 b5 m9 U7 j  V
- ?( ?0 m; e8 v  e
: W( n3 A# N0 W+ }5 J  {本文已刊於:神農廣播雙週報249期(97年7月20日出版)
; w' I# S' h# C& ]1 y
- \$ b& H  s) Y' g! a; G

手機版|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GMT+8, 2024-6-11 18:33 , Processed in 0.17238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