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Login

免註冊即享有會員功能

搜索
查看: 301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花蓮無毒農業」見聞錄─何靜宜

[複製鏈接]

123

主題

129

帖子

113 小時

在線時間

專業駐點會員

麻吉1280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積分
8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11-29 17:49:5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暢遊本站。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花蓮無毒農業」見聞錄" H; b, S$ `. d5 j

3 H( Q8 ^1 O( Z6 m( i神農電台節目部集體採訪) x- I& V$ C5 N0 U% V1 k% d

/ `+ Z, i1 e- n9 ^3 ~, o% N6 c. J文:何靜宜
' ?9 v5 q  \/ g* [0 I& M* \) ]" E) e
 
0 [7 M! ?7 }4 p& r/ ]+ w& M5 L3 E# j; Y+ u, V
兩日行千里,神農團隊不辭勞: L; _/ I+ f' H; m
- W; y! l1 T" M, i; U
短短三年,「花蓮無毒農業」闖出了名號,4月上旬,破天荒第一遭,神農所屬DJ全員出動,兩天時間跑了一千公里路程,只為目睹「花蓮無毒農業」發展的現況,為彰雲嘉地區農友提供最直接的報導。
. O1 j0 t6 \) L$ r9 E9 m, E# S! m; }, p
神農團隊於10日零點出發,走高速公路北上,經雪山隧道,六點不到就抵達花蓮。我們先到慈惠石壁部堂稍作停留,簡單盥洗,七點十分到公正街一家包子店吃早餐,豆漿好喝,香醇而沒有渣滓與粉味。因距離和花蓮縣府人員約的八點半還有一段時間,所以驅車四處繞了一下,發覺街上有許多標榜「無毒」、「有機」和「養生」的餐館,這些字眼開始醞釀出身臨無毒聖地的感覺了。7 N0 I6 n' P  ]+ i. x/ U0 {/ p

: I) p$ p  q/ p2 r; f* o* [豪氣杜麗華,領導專業勤奔跑
7 b5 M$ F2 ^+ [8 n6 ^. b8 R
# n2 S3 |& P! U" U透過花蓮動植物防疫所廖所長的引見,讓農業局杜局長於百忙當中和神農團隊進行一個小時的茶敘。局長用花蓮引以為傲的「舞鶴咖啡」待客,並以快速、精確而充滿自信的語句開宗明義:「花蓮縣政府推廣安全性農業是以六大計畫同時進行,並且以藍海策略操作品牌設定,打破農業是夕陽產業的傳統概念,並結合觀光資源,以物流打通銷售疆界,讓「無毒」成為花蓮縣農業的代名詞。」
; G/ B  Q/ @& I/ l( d' q. ^7 \8 \: L7 b! y2 B1 C
「花蓮無毒農業」是花蓮縣政府利用六星計畫所經營出來的品牌,此六星分別為:著重在教育訓練的「大頭兵計畫」;著重在設施與資材補助的「築巢計畫」;著重在產品檢驗與認證的「千里眼計畫」;著重在建立物流中心的「蛛網計畫」;著重在產品包裝與商標設計的「蠶變計畫」;著重在結合無毒體驗農場與生態休閒、養生醫療產業的「夢想家計畫」。不憑藉惡性競爭和削價廝殺來博取利潤,而是以團結花蓮農業的上下游產業來創造一望無際的藍海版圖。杜局長強調:「大部分的狀況是一個農人或一個產銷班打品牌,花蓮則是一整個縣在打品牌。」" l5 \  D* B( j
) H: r2 M9 X. H! Y* X. m! h3 X+ h
無毒栽培示範戶從三十戶、六十二戶、一百三十八,到達目前的二百五十戶,這當中有七年單打獨鬥的有機戶、遭遇生死交關的重生者、實踐人生道場的修行僧。縣府團隊抱著一步走錯全盤皆輸的戒懼心態,穩紮穩打,逐步前進,全力防止農民信念不夠堅定時可能發生的偷工減料,而純粹利潤考量或外縣市的農民也會被排除在外,因為「缺乏相同理念,在執行上也會有問題。而資源、能量有限,當然要選擇最好的人、能夠幫助當地的人。本來就是要給農人新的機會,要讓農業轉型,如果沒有過濾篩選,結果給了不對的人,那就失去了意義」。. j% _7 Z. q5 z* L& [

6 N( F$ ?- c( T9 @6 [* z  w三年的努力的結果,「原本只有兩成贊同的聲音轉為只有兩成反對」。
; M+ j# w% i! P4 r! v9 B) c; [8 o* B3 v. W/ [
安全農業講求的憑據除了田間紀錄外就是檢驗報告。檢驗所衍生的費用長期累積下來,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花蓮無毒農業」標榜「逐批檢驗」,一年兩千多萬的經費由花蓮縣政府全額支出。杜局長指出:「可以少修兩條路或幾個排水溝,檢驗的錢是絕對不能省!因為只要有一個出問題,影響的就是整體的形象,這損失沒人賠得起」。$ y& m; K  [( n! Z  R

; o. T4 D5 E4 m- [% t$ t- G8 u; I在農產方面,除了保價收購以外,還使用了分級分價。有管理或沒有管理,有防治或沒有防治,是使用綜合性防治或是生物性防治,其實有很明確的區別,所以相對的要給予合理的價格。
4 O( n# R' ~, W" n- I' X
. W* c! b( a  E3 A0 c. @) @$ Y% t杜局長在詳細解答神農團隊的各項疑問後,微笑著說:「沒進到廚房不能夠感受到廚房的熱度。經營無毒品牌的冷暖,只有置身當中的人才能真正體會,點點滴滴的酸甜苦辣實在是沒有辦法用簡單的三言兩語就道盡。」。為了經營「花蓮無毒農業」,農業局抽調最好的人才成立一個技術團隊。「十五個人每天平均工作十二個小時,沒有傳統公務員的姿態,只是堅定的實踐專業。」杜局長提到她的小組成員時,驕傲朗爽的笑聲震撼了神農團隊,這分感動化解了舟車勞頓的疲累,也激勵了我們繼續為農業努力的決心。, E% d& m" v6 q# D" j
1 Y4 U1 S+ q0 P% M0 G+ h2 Z
十點十分,已經超過約定的時間,結束愉快的茶敘,與神農團隊拍完紀念照後,杜局長趕緊奔赴下一個工作點,我們則驅車前往花蓮市農會的「無毒農業物流中心」探訪花蓮無毒農產品加工、包裝、運銷的實際作業。1 G  L# w2 j  r" l8 n0 Q! b
5 z  q: r- L0 F- C! v
防疫所廖所長和市農會供銷部吳主任仔細向我們介紹了「花蓮無毒農業」的Logo、產品履歷、產品編號及環保包材:「花蓮無毒農業」配上深綠、水藍、淺綠、橘紅四色圖案,已經是一個代表清潔、衛生和安全農產品的專有名詞;標明生產者(還貼了大頭照)、產地、檢驗日期的履歷,不但強化了消費者的了解和信心,也可以明確和一般農產區隔;所有「花蓮無毒農業」生產物都必須按標準作業規定,每日填寫生產紀錄,由專人督導,接受不預知的採樣抽查,經檢疫合格,確保不含任何抗生素與化學藥物之後,才會授予無毒農藥標章及流水號標籤,消費者可以利用編號作逆向追蹤;盛裝盤和包裝袋都是採用天然澱粉所製成的PLA(Poly Lactic Acid)資材,可以在大自然中完全分解…。這番話讓一向挑剔的台長二話不說,掏出銀子買了兩大箱「花蓮無毒農業」的產品,以行動表示對他們的認同與支持。
6 ^% L+ @2 n( M$ P  v& Q, C$ x, {' y6 c5 V
花蓮農改場,有機推廣一把罩& |9 Y8 Z- }5 h" N, x$ I( H( J4 D
* W" t+ T; {8 j# M5 D/ Z
下午一點三十分,我們來到位於吉安鄉的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改良場在吉安路兩旁皆有建築座落,初來乍到有點兒迷糊,不清楚該到哪邊「報到」,於是兩邊都闖一闖,幸好沒有耽誤到約定的時間,甚至在等聯絡人的當頭,還有時間欣賞一下大門前的蓮花池,粉色、紫色的優雅美蓮經過雨水洗禮,更加清新,點點水珠在花瓣上頭留戀駐足的模樣,和我們貪婪欲一親芳澤的目光一樣晶亮。4 H3 j1 t8 }& _6 v1 N# J
, t$ S! o/ X- V9 I
推廣課沈課長帶大家拜會了黃副場長。花蓮區農改場1994年就開始在花蓮富里鄉推廣、輔導有機水稻栽培到現在,已經投入13年的時間。經調查評估後,2002年將富里鄉的羅山村規劃為全國第一個有機農業村,並在羅山村進行多項農作物有機生產技術的研究,例如有機水稻與短期有機作物的輪作制度、有機果樹栽培和樹種更新多樣化、有機堆肥製作和土壤改良、不施用農藥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方法等。9 w! ]5 m7 }: g0 b
. X. _* K' e! d* g8 U
花蓮縣府的「無毒農業」建構在這樣的基礎上,當然事半功倍。
2 {( _! w  I& c" z6 p! x$ w( H2 U2 e. z
沈課長則介紹了幾樣柚產品,有十一種抗菌成份的柚子,可以製作成精油洗髮精、護手乳、泡湯包、香皂等,除了讓鮮果買賣效益不彰的花蓮柚有了新的出路,也為本是應景水果(白露時採收,中秋前後食用)的柚子,延長了消費時間。
, V: ~9 a8 O8 P$ P+ L8 n& ^
- O, E' b, u" d7 U% r4 n實踐新無毒,八年勤耕重擔挑4 d6 H! j6 E" r0 ~( L. B* S
* I3 @* _% M* g! x# J0 |# B5 g8 F
兩點五十八分,農業局人員帶神農團隊來到了壽豐鄉豐里村的「李家豐有機農場」。這裡是偏僻鄉野,沒人帶路恐怕不好找。當我們進入農場時,李家豐先生正在右側田地上操作農機翻土,左側則有幾座已搭建好的網室,有蘿蔓萵苣、蕃茄等,栽培的作物種類不一。% D( g/ }/ _" i

' a* e; v3 W. u" |! F$ S李大哥投入有機栽培已經有八年,是當地有機蔬菜最早的栽種者。2004年,謝縣長提出「迴瀾夢土,無毒農業」的願景而農業局開始推廣無毒農業時,他也加入了。他有四甲經過有機認證的土地,眼前看到的有兩甲半,主要種植葉菜及瓜果類,計三十多種,都是依照時令來作調整。現在正值春末夏初之際,花蓮此時適合栽種的有機瓜果,包括金瓜(南瓜)、瓠瓜、苦瓜、冬瓜,而葉菜類則是小白菜、青江菜、A菜、芥菜、空心菜、荇菜。李大哥指出,這裡僅有七、八個人工,其他則是仰賴農機具。因為實行自然農法栽培作物不能用藥,所以平常只會運用有機質肥料加上等比率幾丁寡醣配合來使用,如果碰到病蟲害就得立即把病株去除,他都是採用水淹、蒸氣、曝曬的方式,在休耕期間消除土壤中的害蟲並維持地力。) r/ G5 A6 S4 q) W

2 U0 H! J7 \8 ?; h2 p過去單打獨鬥的年代,李大哥會透過有機商店來銷售農產品,也跟物流業者合作過,但是,通路並不順暢。杜局長鼓勵他們自產自銷,於是七位同是無毒農業生產戶的農友便創立了假日菜市,同時,和「理想大地渡假飯店」合作,飯店遊客可以騎著腳踏車或搭乘其他交通工具到有機農場一遊,只要支付50元清潔費,李大哥會為遊客現場講解。李大哥笑著說:「許多都市來的人只是摸一摸農作,或是自己採一顆果子就開心了。…雖然必須直接面對消費者,卻能免去作物運送的時間與費用,透過讓客人實地在菜園機會教育,加上現場解說、試吃等,藉由相同的理念連成一氣,便能建立消費者的忠實度,這無毒的事業才能長久的接續下去…」。
' B3 y; r( p" z7 A( I3 M1 o/ u
0 o% V( V( P4 _  N# R& L, a  C在與李大哥訪談的過程當中,有幸認識了同一個產銷班的江玉寶。江大哥的田地就在附近,他熱情邀請我們去看一看。他也是「花蓮無毒農業」最早的三十個示範戶之一。回想起過去,江大哥感嘆地說:「做了二十多年的慣行農法,農藥對自己的身體和環境都有很大的負擔。所以經濟能力許可後,開始致力於有機栽培,使用自然農法。起初是露天栽培,成本低,不確定因素卻很多,便改用網室,蟲子飛不進去,但是要養蜜蜂。不過網室也有缺點,就是下雨的時候,裡面的濕度太高,葉子的病害會比較嚴重,而且採收時間短。為了改善葉子的病害,開始使用枯草桿菌,但是很貴,所以就自己培養,以菌養菌。…」就算是使用微生物防治,江大哥還是認為畢竟是外加的,不夠自然。後來改用溫室,病蟲害減緩很多,但是成本很高、怕颱風,偏偏東部的颱風又十分頻繁。
* m$ d! |; b: q) @* G2 y( F: P2 K9 S2 \- V
江大哥溫室栽培作物有一項獨特的好東西-有機食用百合鱗莖。台灣百合大多是不能食用的鐵砲百合,市面上的食用百合鱗莖幾乎都是日本進口,或是大陸走私進來的,一出土就要漂白,然後真空包裝,當然不是有機的,於是,農改場便從相近台灣緯度的荷蘭引進姬百合種球試種,一年一次,秋天種,清明採收,百合鱗莖出土後,就把根鬚剪掉、用布擦乾、放進特製的收藏箱,然後在冷藏庫可以冰上半年,在此期間逐批出貨。江大哥的有機食用百合鱗莖可是比照日本進口的價位,一公斤500元喔!500元聽起來很貴,但試吃過的我們,卻覺得值得,因為又甜又脆,阿郎哥甚至說,把它當作是保健食品來吃,一個月花個1000元,一點都不貴,比買藥還便宜。4 J2 N1 @  W$ {% r
. I- p* Y2 ?0 T5 S0 I6 ]
江大哥提到與物流的合作,現在和農會合作是六十元,由於產量穩定,自己也做了一小部份配送。由於通路和技術支援的問題,江大哥誠懇建議有興趣的農友不要貿然進入有機的世界,除了要做好功課以外,還要有足夠的財力作支撐,他頭一年種百合鱗莖可結結實實賠了一百萬。
* s) M; d( a, x& c4 i, ~
8 P2 h" @* b- ~, r看著農場內由江大哥自己搭建的網室,那獨特圓弧造型,和他他勇於實驗、勇於創新的人生態度,讓大家難以忘懷。
8 U$ f1 t/ F9 P: z! a" Q4 t8 E
1 P; D4 C' [) o+ l/ c% Z+ s慈心宏悲願,大愛重生業障銷
1 }3 q: h$ `* d6 Z" H% A& G; A( j% ^, w. y' c  r! {) y) `: B% @
下午四點半,我們離開「江玉寶有機農場」,直奔晚上留宿的落腳處。我們住的這家「葛麗絲莊園」國外知名雜誌曾報導過,有美麗的人工池可供垂釣,每一棟小木屋裡還有大大的浴池可以泡香草藥浴。但因為訪問行程還沒完,我們趕緊在旅社主人介紹完環境之後,徒步走到二百公尺轉角的「大愛農場」,進行下一個訪問。
) B3 }  n& Q5 O5 A) d- l5 @% a0 u$ T% U  i( `( w
魚塘路兩旁有許多鐵砲百合盛開,白皙綻放的花瓣、堅挺直立的花莖,襯著墨藍的天空,顯得更加醒目,讓人忍不住多看好幾眼。五點十分,我們到了「大愛農場」。主人陳威良先生原是雲林人,小學五年級時隨著父母到花蓮經營農藥行,定居之後,陳父回歸雲林的養殖本業。1989年,陳先生嘉義農專快畢業時父親過世,便開始接手家業。1997年轉型為「富麗漁村餐廳」,以當地特產黃金蜆、放山土雞等作為主要食材,2001年農會開始推廣有機農業後,也開始陸續加入其他有機農產作有機餐。後來,因為身體狀況不佳,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已是肝硬化末期,2003年3月29日得到器官捐贈,陳先生感念之餘,便將農場改名為「大愛農場」,並將魚池改種睡蓮。. e5 `/ k4 V0 _
/ `* t& ^, A( ^1 Y: y" K
陳先生表示,「魚池若要填平,改種其他農作物,需要很多土,因此在經濟效益的考量下,便改種蓮花。而且,蓮花含有許多有益健康的元素,拿來泡茶飲用,能夠活化細胞、美容養顏,更可以改善腦神經衰弱,幫助睡眠。」,「有機香水蓮花茶」成了「大愛農場」的主打商品。環境不用藥的非預期效應是許多小動物和昆蟲都回來了,晚上在這裡可以作生態觀察,有七、八種樹蛙唱歌給你聽。白天可以利用農場提供的腳踏車,走一趟社區的深度之旅,看看日據時代留下的移民村和紀念碑。- N: G. `! J* O# {7 b8 ]

  p6 h+ G5 C8 R荒野變良田,耕鋤農禪法輪繞* p. f6 X: v& @8 n# H7 [

! g8 @! U3 G" Z4月11日早上九點半,神農團隊依約來到位於瑞穗鄉瑞北村的「瑞穗有機生態農場」。這是聖輪法師在2000年所創辦的。法師主張以農場為道場,並尊崇唐朝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法門。當天,創辦人有事外出,由德進法師與德慶法師受訪。1 c7 @/ l( P  c0 Y4 B* Q

+ {/ n+ |; f% @/ s  j' E3 V我們先禮佛,接著參觀了緊鄰佛堂的製茶間,內有乾燥機、揉捻機、束包機等,還有一首製茶口訣:「茶幼要長骨要軟,幼茶水大輕手翻,骨茶減遍接手浪,雲高濕輕低雲重,雲低濕重拖時間,三遍還是走水時,水行不順賣無錢,水若行透茶會香,炒茶不通趕時間,四遍以後再發酵,發酵順利茶會香,功夫在手看天氣,要做極品變天時,天氣那順茶會香,壞天要香無幾人」,左下角註明是由茶改場林金池先生所提供的,這些字得用台語念才會順吧! - J2 E, L5 n+ Z- \7 W6 C7 y& [
* D0 d2 J7 h) Y$ _+ E2 P6 ]; z
「瑞穗有機生態農場」的所在地原來是貧瘠的砂石地,光撿石頭就撿了兩年,後來只好使用客土(外載沙土直接覆蓋,需經審查)才能種些絲瓜、苦瓜等對環境需求較低的作物。這裡經過MOA的有機認證,也是「花蓮無毒農業」第一批示範戶之一,主要種植有機蔬菜和文旦。聖輪法師希望能夠復興鶴岡茶葉,目前在鶴岡種植三甲多茶樹,有金萱、七星烏龍、大葉烏龍、紅玉等。德進法師特別介紹鶴岡紅玉和魚池紅玉是一樣的品種,是有著獨特肉桂香的紅茶,和國外進口的紅茶,在口味和香氣上有明顯的差別。農場所生產的農產品主要消費群有信徒、有機商店、農會等,也歡迎一般民眾預約參觀或住宿,讓大家都能有機會來這裡「養生兼利生,修行兼休閒」。
# r! j5 f, V2 n4 c0 m
! \4 e2 [, A1 i) |8 v製茶必須經過「採茶」、「萎凋」、「殺菁」、「揉捻」、「烘培」等繁複程序,不可稍有馬虎。「瑞穗有機生態農場」用心填寫了一份「茶葉製造試驗紀錄表」,詳細記下每回製茶的過程細要,是我們見過最詳盡的農產加工紀錄:
# a, W! ~" t) S+ P7 b) |第一部份:編號、製造者、製造日期、製造地點、氣候、室溫、濕度、茶菁來源、品種、採收方式、茶菁重量、製茶種類、茶菁品質、入菁時間。9 w" p" c6 K+ v8 z! Y9 {. D

/ t) q5 @! {( c( u第二部份:萎凋時間、葉表溫度、濕度、重量、靜置攪拌Ⅰ(重量、簡述)、靜置攪拌Ⅱ(重量、簡述)、靜置攪拌Ⅲ(重量、簡述)、靜置攪拌Ⅳ(重量、簡述)、靜置攪拌Ⅴ(重量、簡述)。' x6 x0 Y+ p9 b# a6 a- i0 x. c
$ Z# ^9 B+ M* u2 m$ K7 ^6 C3 S$ ?/ J
第三部份:炒菁、炒前重量、炒後重量、炒菁溫度、時間、揉捻(時間、簡述)、乾燥(初乾與時間、再乾與時間、毛茶重量)。! ?* f0 B  Q- c# l% W) k

4 I' W0 n  [% y1 U$ Y0 L第四部份:烘培(熱風、電焙、炭焙)、Ⅰ(溫度、時間)、Ⅱ(溫度、時間)、Ⅲ(溫度、時間)、Ⅳ(溫度、時間)。0 Z' M0 v% M3 r( _

+ Z7 C& U! e. {- w第五部份:品評(外觀、水色、香味)、簡述。
) t% r* v7 f; C
! q2 ^# I7 s' L  c! T「瑞穗有機生態農場」的有機肥大部分是自製的,主要是利用稻殼和蔗渣以人工初步攪拌,等到稍微發酵以後,再用推土機來翻堆,調整堆肥的濕度、通氣,幫助全面發酵,經過七天左右的時間,才能收集到二十公升的木醋液。木醋液的用途為增進作物根部與葉片的活力、減緩老化、降低果實酸度、延長果實貯藏時間、提高風味,另外也可以防治土壤與葉片上某些病蟲害,並促進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5 D8 H' @5 z' b
  ]: T7 r% C* ^# z' H* i5 m9 ~3 O
出家師父種的茶很香,養的狗也很幸福。看著在田地「到處亂走」的狗兒,那肆無忌憚的模樣,讓神農團隊大呼不可思議。離開前,基於好奇心,買了兩瓶有機絲瓜水,沒想到竟然壓對寶了,間歇性使用一個星期,明顯感覺臉的毛細孔每天都歡欣喜悅,T字部位的油膩也不見了。
+ b8 ]/ [2 h9 y. i6 M, A( I* J" `) W3 K! c) q' X- z
咖啡伴蜜紅,舞鶴端的妙香飄4 C% V- U% Y) W9 V' }8 T# e
2 t4 I' v0 F. d. U+ z5 x7 x
十一點,神農團隊沿著台九線來到了瑞穗鄉舞鶴村「東昇茶行」。這裡是阿拉比卡咖啡在台灣除了雲林之外的另一個棲身地。
$ [5 C$ j/ \+ ~8 ?' X; b4 C  F老闆娘粘阿端種咖啡、也種茶。一開始是繼承父親的茶園,由於茶菁容易被小綠葉蟬所侵襲,一般金萱、烏龍等高級茶種不容易使用有機栽培,在多次實驗之後,以蜜香紅茶、蜜香綠茶跟進無毒領域,而能夠自然回甘,帶有淡雅如蜂蜜香的蜜香紅茶竟在2006年意外獲得國際金牌獎。種植咖啡則是八年前以五分地來開始試種。她認為種咖啡和種茶的道理相仿,能夠種出好茶,要進入咖啡的世界,也就容易。瑞穗恰巧是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舞鶴又是山地農村,台地早晚溫差大,再加上實施有機栽培,種出來的咖啡香醇,不加糖和奶精,也無苦澀味,不會酸口。早在日據時期日本人就看中這裡的地理環境適合,成立了「住田咖啡株式會社」,大面積種植咖啡,因此山溝間還有一些未遭破壞的八十年老咖啡樹。粘大姐收集了八十幾棵,利用一甲地營造出一條咖啡步道,並和其他農民契作以增加產量。# _: x4 }, s; W8 l3 i
! [7 _- ]# I# \/ [; K. b9 x- F
除了推「花蓮無毒農業」以外,粘大姐也自創「端的咖啡」品牌,一磅一千二的有機咖啡烘培豆,一盒六包裝、三百六十元的單品濾泡式咖啡,都是使用百分之百舞鶴咖啡所製成的。粘大姐強調,好咖啡或好茶都是在於烘培的操作,這需要個人去感受,不光是說說就能表達清楚的。這倒是實話。依我自己喝過的感覺,「端的咖啡」確實比古坑山海關的濾泡式咖啡味道濃了許多,當然,價格也也高了兩倍多。
- V$ G$ z' H4 z0 H- |6 C
' n9 C, `0 k6 S: Q/ i! M, A6 U; B自然農法讚,羅山有機樂消遙
$ K, _% a7 a; s5 x4 W. R& a. s: l# ~7 J% |) f& `
離開舞鶴,咖啡香與茶香猶存,我們來到富里鄉農會。農會銷售中心前廣場竟然找不到停車位,台長只好把車停在大馬路旁。怎麼回事,又不是週休二日,也不是特別連假,竟然能夠湧進這麼多「來花錢的」大爺、大嬸,把整個銷售中心擠得水洩不通,真是厲害!但是,當我們發現農會總幹事正站在櫃檯親自解說時,富里鄉農會的大開利市也就不足為奇了。
9 |" ~1 F  y3 x) S4 y& O9 v2 b( ]; P1 A
十二點四十,我們先到銷售中心二樓的簡餐部吃飯。富里產好米,不多吃幾口怎麼行。但可能是水放多了,還是沒時間悶透,米飯糊糊的、口感不佳,可惜了好米。倒是金針湯好喝極了,讓平常少喝清湯的我,多盛了一碗品嚐,還學到金針湯正常的顏色偏黝黑,那之前我喝的金針湯不就是‧‧‧噁,不敢想像了。
8 g0 F7 {0 O  ]4 K5 l+ a6 _
' z/ o# o( W9 i2 o% ]  {- r羅山村是神農團隊在花蓮的最後一個行程。下午一點三十分,我們和村長在村辦公室前會合。羅山村位於花蓮的最南端,沿著台九線南下到達311 公里處,向東轉入就是羅山社區了。羅山村的海拔介於200到1500公尺之間,面積約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200公頃。居民有170多戶,不到六百人,八成是客家人,閩南人較少,原住民最少,只有兩戶,多以務農為生。近來,由於推廣休閒農業,許多人把住家增建,作為民宿來經營,例如「羅山の家」、「羅山東湖民宿」等。
. d+ I0 f" \- C
& T4 [2 ?0 d; w1 V/ o羅山村在農委會及花蓮區農改場的輔導下,成為全國第一個有機農業村。主要的農特產品有全年供貨的「有機胚芽白米」、「有機愛玉子」、「有機蓮花茶」、「放山土雞」,一到二月供貨的「有機桶柑」,九到十月供貨的「有機葡萄柚」、「有機文旦柚」,九到十二月供貨的「有機香菇」。不知是否實行自然農法的關係,這裡連野青梅都無澀味。
: `; T5 s2 c8 ^- I3 {5 X/ l8 Y2 V% H) x4 |
攻錯他山石,農業首都看門道
3 p3 U. E8 _3 ]0 I$ F/ E, T2 M, T/ l1 Y2 j/ C( Z* c
兩天緊湊的行程,應該讓大夥累得面無人色,卻因「花蓮無毒農業」團隊的衝勁,以及忠於理念、實際生產農友的堅持,讓像手機快沒電的我們,經過兩天洗禮,竟然精神飽滿,電力十足,手機滿格,整個人亮了起來。
5 I- L$ o( |3 D$ E1 I; r+ M
2 W6 T+ g* ]9 ^0 p+ I, V「花蓮無毒農業」不只讓人看到了希望,也擁抱了理想。* W" J) y/ B% Q4 K# D# q

/ T. F2 y5 Y: X" E$ d  l5 ]4 q, }今年「花蓮無毒農業」要走入國際市場,前進澳門是第一站,和當地擁有十二家連鎖超商的「新苗」合作,建置了外銷農產平台。  E: z& Q! x( _- r
; l$ H# b% h( w
憑心而論,「花蓮無毒農業」要真正和國際接軌還差了一點,那就是掐頭掐尾的檢驗以外,栽培過程的詳實度還不夠。而台灣其他地區農業要卻差了一大截。這當中要如何補足,真得要看大家的決心與智慧了。
" [: C, p8 ^. D! r2 O$ L7 M) @2 T: [6 W
雲林同為農業縣,媒體曝光率並不亞於花蓮,但撐起「農業首都」稱號的卻是弊死豬和農產滯銷。蕙蘭姐回想十年前,雲林也曾經推行過有機,虎尾、西螺都設了有機米產銷班,可惜各項因素使然,無端端沒了(參閱本刊第217期)。一個團隊擁有共識是相當重要的。花蓮縣政府踏對了這最關鍵的一步,值得我們讚嘆,值得我們學習。蘇治芬縣長上任後在雲林一直強力推動設施農業,希望藉由設施減少作物受氣候的影響。但一棟設施的搭建費用往往需百來萬,對大部分農友來說,成本高、負擔大,跟進的意願不高。何況,蓋了設施,作物價格能否相對提高,也沒人保證。「市場在哪裡」對農友來說是最現實的問題。尤其每當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時,有限的台灣市場,產量很容易就會過剩。腦筋動到外銷,又會面臨檢疫、生產履歷能否詳實填寫等等問題。雲林縣政府官員曾多次前往日本、荷蘭「取經」,外國成功的經驗,卻沒在雲林生根,而幾度砸大錢辦促銷的結果,只見東山、舞鶴的咖啡來勢洶洶,一副後來居上的模樣。反觀花蓮縣政府在手頭不寬裕的情形下,想辦法支付一年二千萬的檢疫費,為無毒農業強力且有效地背書,錢花在刀口,不只讓農戶受益,更讓整個花蓮,除了原有天然美景,多了一項令人刮目相看的創意品牌。
! b, o0 L1 S/ X0 s+ {4 y8 d# a  l/ F' [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農業首都,加油!!
5 I3 `9 x( @7 ]: A1 @* q  N7 ~; |$ j9 a; g9 e( `( x2 w. B$ m
本文已刊於:神農廣播雙週報234期(96年4月20日出版)
更多精彩相片→神農之花蓮系列

手機版|神農廣播電台網路社群  

GMT+8, 2024-5-5 12:19 , Processed in 0.21637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